Cock
藝文爛鬼樓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2014_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克隆極樂》總彩排
賦到滄桑句便工──澳門藝術節小記 2014年6月16日|文:甄拔濤(劇場編導,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藝術節.好賞析」特約香港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8987

原來一個男人在澳門截的士比較容易。一個看似腰纏萬貫準備入賭場搏殺的中年婦人也可以。一家大細就免問了。因為乘客到賭場、桑拿尋歡作樂,的士司機可以分佣。這是朋友告訴我的。一個城市的傾頹,已經滲入如此⋯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夏荷(圖王達銘D-Ming Vision)
媽港.仰望組詩 2014年6月16日|文:頑顏(投稿)|https://aamacau.com/?p=8986

(一) 星空 不是我仰望的原因 不是我仰望的目的 低頭 傾聽夜語的荷塘 原來仰望我的正是 星空 (二) 仰望蒼穹  一滴雨水鉛塊般流下 仰望老樹 一片黃葉金色刀鋒般落下 仰望高山  一片蒼翠的綠⋯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摘自 Sulekha.com)
N年前嘅嘢關我鬼事?──從路環的石器遺「跡」說起 2014年6月15日|文:馬竇|https://aamacau.com/?p=8866

路環發掘出石器時代火塘,引爆保育爭議。一時間文化界刀光劍影、唇槍舌劍,每日都讓我學到新鮮事。 局長說,文物分兩種,遺「跡」和遺「址」;時事評論人指,「發展」與「保育」其實是同一回事;社運成員跟著⋯

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
港澳獨立電影人與富岡邦彥先生、林家威導演、及兩名觀眾大合照
澳門電影在日本大阪登陸了 2014年6月15日|文:小鳥|https://aamacau.com/?p=8865

5月30日,我又再次飛了,這次是和一大伙港澳獨立電影人一起飛到日本大阪,出席一個由影意志(澳門)、Planet Plus One(日本)和 Cinema Drifters (日本)主辦的「澳門獨⋯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安徒生計畫》,我愛極了! 2014年6月14日|文:何老篤|https://aamacau.com/?p=8838

藝術節前的導賞演講,請來鴻鴻主講Robert Lepage的《安徒生計劃》。說實話,我聽得七零八落。只記得白化病,太陽劇團,做過電影,有一個好多小時的作品。老實說,一兩個小時去從零開始了解一個人⋯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我的第一個六四 2014年6月14日|文:依曉|https://aamacau.com/?p=8837

「你好!我們是論盡媒體的實習記者!今期論盡月刊是關於特首選舉、澳門人的六四,以及剛過去『光輝五月』的專題報導…… 現在僅以五元發售。你們有沒有興趣買一份?」 在六月四日的議事亭前地,我一手抱着厚⋯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星空讓你想起誰 2014年6月10日|文:馬竇|https://aamacau.com/?p=8763

「撤!撤!撤!」5月27日,盛夏凌人,立法會門前的草坪幾乎要被烤焦了。然而立法會門前近萬名的市民,卻像拿著矛指著風車的唐吉柯德般,向著那無動於衷的似火驕陽高喊著口號,揮舞著手上的空水瓶。 為免因⋯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庸俗綿綿無絕期的《半生緣》 2014年6月10日|文:林乃文(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藝術節.好賞析」特約台灣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8762

舞台前懸著一輪時鐘與現實一起走,舞台內又幾次出沒時鐘走著戲劇裡的時間。導演在節目單上寫著:「世界變成了一個對時間麻木的年代,一年好像已經是十年了……」。是的,十年前我在台北看過林奕華導演、劉若英⋯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拒絕包養 2014年6月9日|文:頑顏(寫於荷蘭)(投稿)|https://aamacau.com/?p=8744

澳門,一個我只去過兩次的地方。 自然關於賭場的記憶也有兩次,一次很愉快,一次很惱怒。 之所以惱怒,自然是因為年齡不到21而被拒之門外,而第一次進賭場的時候,澳門還是18歲為準的,有了第一次自由進⋯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Default Thumbnail
你的臉又清晰了 2014年6月9日|文:陳秀秀(投稿)|https://aamacau.com/?p=8743

我是一個澳門出生,在台灣的時間已經和澳門生活的時間打平的人。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時候,尤其是最近,不時聽到來自中港澳青年們的支持聲,我必須說心情是很複雜的。究竟不如現階段的台灣,不需要為經濟煩憂⋯

半島裡外藝文爛鬼樓
給一同經歷着時間的我們 2014年6月9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8739

私下忖度,也許時間才是這部戲的主角。舞台前方,一個大鐘垂掛其上,那並非道具,而更像是故事的見證者。任由台上歌聲舞影,他總不為所動,緊守着那一分一秒,俯視眾生,冷眼世情,觀眾偶而分神往那裡瞟一眼⋯

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泳池保育事件簿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以「蕃茄」的繪本為圖像藍本的「石頭雨」一幕(照片由足跡提供)
借小孩之名給大人說故事──《石頭雨.海之歌》 2014年6月5日|文:思崎井|https://aamacau.com/?p=8686

印象中關於澳門海洋的戲劇作品並不多,專門說給孩子聽的海洋故事還是頭一次。 兒童偶劇《石頭雨.海之歌》講述主角「牛牛」對海洋的求知及幻想:與花岡岩對話、聽貝殼訴說著古老的「精衛填海」傳說、娓娓道來⋯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