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二,傳說中的爛鬼樓會在「論盡媒體」虛擬空間出現,歡迎聚眾圍觀。藝術教育文學創作藝評影評城市議論旅行書寫,凡生活種種與文化連結的,皆可被捕捉定格。在城市金光幻象背後,期望文化與文字逐日沉積,落地生根。未來是浮華還是昇華,城市種種,皆在一念之間。
歡迎投稿,以文字圖像書寫我城。
挪威,這個國家除了三文魚聞名外,還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一個二十一世紀社會民主主義運用得宜的國家。它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總人口只有五百萬,首都奧斯陸也與澳門同樣擁有約六十萬的人口⋯
秋老虎肆虐的週日晴空,我們踏上黑沙海灘。 孩子們歡樂地躍入大海,和浪花嬉戲。他們飛撲、跳躍,弄出調皮的水花,真是個很療癒人心的畫面,美麗出奇。 然而沙灘上,他們的家長和幾位熱情的青年學生還有重要⋯
老實說,我已經不對政治人物抱有任何期望。 打開電視機看見政客的嘴臉,有種叫人關機的衝動,是否在潛移默化地訓練我們跟政治漸行漸遠?他們懂得如何行騙、如何造勢,如何在假民主政制下,學會選舉時搖旗吶喊⋯
(夜幕起) 一隻喪屍 在扒鐵絲網 它看見 身旁的小夥伴 一個個頭顱被打爆 噴射出自由的腦漿 穿過鐵絲網的那頭 還有一隻喪屍 在大海裡游泳 抱著一塊 情侶製成的浮板 多年以後 在喪屍的國度裡 它們⋯
一周之內,澳門出現了兩部以「六四」記憶為題材的劇場作品,也許只是偶然,但已足以在澳門戲劇史上留一章節,也不得不令人聯想到這種偶然下的社會背景。 過去五年也許是澳門回歸後社會運動、民間異議最熱絡的⋯
進入洗腎室後,因為我的血管在港治療時每天都要抽血,所以血管較幼,尋找時非常困難,加上放臨時導管只用局部麻醉,當醫生們在我頸部大動脈處落刀時,雖無痛感但明顯有被割開的感覺,一緊張血管自然收縮,所以⋯
有人賣書,卻沒有人買書,當我城又有一間書店即將消失之際,有人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去讀書——說的是舉辦至今已踏入第五年的足跡小劇場「演書節」。 今年演書節主題為「三種辛波絲卡」,由三個創作單位以波蘭女⋯
因應9月27、28日石頭公社於何東圖書館的演出《這裡曾經有一棵木棉樹》,李寶華來到何東,為讀者講了有關植物的閱讀。當日我和寶華提前到館,這是我們第一次會面,但兩個人都是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的個性⋯
在家休養一個月,期間每星期回瑪麗醫院一次,為的是驗血追蹤指數,醫生已多次提醒,我的腎功能正逐步衰竭,要做好身心準備,如果在澳門時發燒、食慾不振或有噁心跡象,必須立即入院,因為這些都是腎衰竭惡化的⋯
這幾日不斷被問及有關蘇格蘭獨立的問題。 嗯,蘇格蘭獨立公投,答案當然只有Yes or No,然而,蘇格蘭獨立作為澳門人的社會議題,更值得討論的也許是why和how。 最經典的例子是公投結果公佈的⋯
實驗,這的確是一場實驗!不僅對舞者Sze及Oscar,以及整個創作團隊而言。確切地,對我來說,已不只是一場實驗,而是一場考驗! 去年(2013年),我開始嘗試去創作及製作自己心目中所想的音樂。在⋯
在港留院一個月後,醫生們最終找不到我患上末期腎衰竭的原因,在我的病歷紀錄上以「原因不明」作總結。經檢查,他們批准我出院回家。不過因為我沒有接受在港先做血液透析前期準備工作的建議,所以條件是我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