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事務委員會(下稱青委會)昨(25)日舉行今年第一次全體大會,亦是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首次以於青委會主席主持會議,而青年愛國教育則成為當局以及委員的關注重點。然而,去年涉及青年自殺死亡以及企圖自⋯
昨(21)日多名議員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關注師資培訓及壓力等。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回應時稱,當局每年約投入1,700萬澳門元(下同)助學校發展「智慧教學」,相信4、5年後「智慧教學」將全⋯
專為本澳初一及高一學生而設「愛國主義教育營」及「深合區研學行」昨(28)舉行啟動儀式,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認為兩項活動加深本澳學生的愛國愛澳情懷,啟發學生思考生涯規劃。 教青局昨發稿指,為促進青年學⋯
本澳的《人才引進法律制度》於去年(2023)7月1日生效,其後特區政府公佈一系列人才引入的標準、申請等工作。人才發展委員會(下稱人才委)秘書長周昶行表示,至本(10)月22日,共有 464人納入⋯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今(2)日受訪時表示,今個學年約有1,200名原本在大灣區讀書的學生回流澳門升讀初一,目前仍有十多名學生正在安排入學,而有關學生回流現象相信是考慮到本澳基礎教育質量及升⋯
非高教教學人員專業發展制度(下稱制度)於9月1 日生效,對象涵蓋公立及私立學校、公共部門及機構的教學人員,內容亦規定教學人員若未按規定參與活動或將影響晉級資格。特區公報今(2)日刊登社會文化司司⋯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本澳高等院校應提升辦學質量,同時配合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中提出的「支持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教青局今(30)晚發稿指,教青局多位領導包括局長龔志明、副局長丁少⋯
行政會完成討論《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的專業發展制度》行政法規草案,該法規將於今年(2024)9月1日生效,適用對象包括公立及私立學校、公共部門及機構的教學人員。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指出,有關⋯
今(24)日網上流傳一則由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向家長發出的通告指,校方取消在新學年改用簡體中文科教材的決定,將使用由教青局出版的繁體中文科教材。教青局局長龔志明今日出席一公開活動受訪指出,校⋯
特區政府繼續在24 /25學校年度向在廣東省就讀非高等教育階段的本澳學生發放學費津貼及學習用品津貼,兩項津貼涉及約 4,980萬澳門元(下同),按年增加千二萬元,主要是學生人數增加三百多人,其中⋯
教育暨青年發展局於二月初突然發稿指,私立澳門城市大學基金會已向特區政府申請批給土地,當局與該校簽署教育用地意向書,惟該局則沒有公佈城大申請地段的地點、面積以及批地程序進度如何等資料。被問及有關城⋯
間選議員李振宇在其書面質詢提到,本澳高等院校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如外地生來源單一以內地學生為主、師生比有待提高、本地出生率下降使招生困難等。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回覆其質詢指出,近年本澳各高等院校「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