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如何評價六四後中央對事件的取態?很多人說甚至新班子上場後尺度更倒退,你認為呢?談及事件的開放程度有沒有一個周期或曲線可言? 答:政府的態度這些年來一方面閉口不談,一方面積極防範,怕人民的紀念⋯
我認為香港在六四這件事情上表現得似乎比台灣人更有共鳴感,或者該說是使命感。現在台灣年輕的一輩因為從小就生於比較自由的社會,對於六四這件事常有「不知道跟自己有甚麼關係」的心態。這次在香港從一個月之⋯
六四晚會是每年香港最大型的抗爭活動,支聯會今年本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作為主題,卻引來軒然大波。「愛國」一詞應否適用於悼念晚會上實在有待商榷,但我們不得否應背後驅動大家持續舉辦、參與和思考六四⋯
問:如何評價六四後中央對事件的取態?很多人說甚至新班子上場後尺度更倒退,你認為呢?談及事件的開放程度有沒有一個周期或曲線可言? 答:政府的態度這些年來一方面閉口不談,一方面積極防範,怕人民的紀念⋯
「論盡澳門街」要做一個「學生不服從」的欄目,找到我頭上要稿了。我想了一下,這「學生不服從」應該就是西方社會「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概念轉化而來的。咱們中國人講漢語⋯
嚴格來說,香港與澳門都沒有公共廣播。澳門的澳廣視固然是官方巨賈的囊中物,香港電台也好不了多少。港台台長與員工雖然整天高喊「公共廣播」,但是,港台本質上不過是個官辦電台。例如,所謂台長,正名為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