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藝術節
《Disabled Theatre》
憑甚麼評論 Disabled Theatre 之八道問題 2016年5月31日|文:林婷婷(「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澳門)|https://aamacau.com/?p=30764

當演出的名字開宗名義說「劇場」本身就是有所殘缺、功能不完整,甚至提出對廢掉、禁用劇場本身的挑釁時,那觀眾或戲劇評論人,要如何定位來看待這件藝術事件? 這是我第一道要問的問題。亦正因如此,我不想以⋯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羊咩咩.郁郁拱》
物動的哲學——評《羊咩咩.郁郁拱》 2016年5月17日|文:馬慧妍(「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澳門)|https://aamacau.com/?p=30220

《羊咩咩.郁郁拱》以各種各樣的動物為意象,來自英國的添.史普納(Tim Spooner)以磁鐵、塑膠、玻璃、紙張等物件,構建出一個看似隨意、童趣,但其實「細思極恐」的物動進化史。 場內放置了約十⋯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仲夏夜之夢》Midsummer
誰的莎士比亞?──評《仲夏夜之夢》 2016年5月13日|文:維特(「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澳門)|https://aamacau.com/?p=30101

今年適逢莎翁逝世四百週年。澳門藝術節挑選了由美國「莎士比亞劇院公司」製作的《仲夏夜之夢》為其開幕節目,相信部份原因還在於紀念這位英國劇作家。在本年藝術節特設的「評易近人」網上平台上,我們不難發現⋯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賞味期限》演出劇照(摘自澳門藝術節網站)
屏息的荒原 2016年5月3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29833

滿場泥土荒原之中,上方垂下兩塊巨大的布幕像帷幔,男女互相握手,凝視對方,靜止有如一尊被塑造為象徵美好關係的雕像。冗長的開場宣告後演出開始了,演出者仍紋風不動。觀眾也在想像之中等待著,準備迎向接下⋯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澳門藝術節門票明天開賣 2015年3月21日|文:文化局資料|https://aamacau.com/?p=15981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五月一日至三十一日舉行,本屆主題“此時‧彼語”寓意讓不同藝術媒介彼此對話,呈現藝術多樣性。各場門票本周日(三月二十二日)早上十時起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工作⋯

即時報道
感受藝術 讓視障聽障人士看得見 2015年3月21日|文:編輯室|https://aamacau.com/?p=15975

為推廣社會共融,今屆澳門藝術節的《異色童話》繪本音樂劇場,將設有口述影像及劇場視形傳譯,讓視障和聽障人士都看得見、聽得到,一同欣賞表演藝術作品。當局提供五十張免費門票供視障及聽障人士領取,相關門⋯

即時報道
2014_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克隆極樂》總彩排
賦到滄桑句便工──澳門藝術節小記 2014年6月16日|文:甄拔濤(劇場編導,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藝術節.好賞析」特約香港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8987

原來一個男人在澳門截的士比較容易。一個看似腰纏萬貫準備入賭場搏殺的中年婦人也可以。一家大細就免問了。因為乘客到賭場、桑拿尋歡作樂,的士司機可以分佣。這是朋友告訴我的。一個城市的傾頹,已經滲入如此⋯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安徒生計畫》,我愛極了! 2014年6月14日|文:何老篤|https://aamacau.com/?p=8838

藝術節前的導賞演講,請來鴻鴻主講Robert Lepage的《安徒生計劃》。說實話,我聽得七零八落。只記得白化病,太陽劇團,做過電影,有一個好多小時的作品。老實說,一兩個小時去從零開始了解一個人⋯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庸俗綿綿無絕期的《半生緣》 2014年6月10日|文:林乃文(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藝術節.好賞析」特約台灣藝評人)|https://aamacau.com/?p=8762

舞台前懸著一輪時鐘與現實一起走,舞台內又幾次出沒時鐘走著戲劇裡的時間。導演在節目單上寫著:「世界變成了一個對時間麻木的年代,一年好像已經是十年了……」。是的,十年前我在台北看過林奕華導演、劉若英⋯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給一同經歷着時間的我們 2014年6月9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8739

私下忖度,也許時間才是這部戲的主角。舞台前方,一個大鐘垂掛其上,那並非道具,而更像是故事的見證者。任由台上歌聲舞影,他總不為所動,緊守着那一分一秒,俯視眾生,冷眼世情,觀眾偶而分神往那裡瞟一眼⋯

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泳池保育事件簿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足跡〈石頭雨.海之歌〉
舞臺下,有人──側記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 2014年6月3日|文:川井深一|https://aamacau.com/?p=8616

私評今年的澳門藝術節,演出可看性高:本地作品的出脫、國際演出的前衛性,配搭講座、活動、工作坊,甚至是場刊內容的設計,以及在地獨立劇評的質量,還有舞台上下外埠本地的合作對話,都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心⋯

戲游花間藝文爛鬼樓
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
我們的城,我們的節 2013年2月8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2399

CHT看過澳門多個不同的節日,自己在中學時曾做過「國際馬拉松」的歡迎隊伍以及參與拍攝過「澳門青年舞蹈節」,家人亦曾參與「醉龍節」的表演,但他並不覺得這些節日與澳門大部份市民的生活很親近。 他認為⋯

2013-02-08 城市的節築城危言藝文爛鬼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