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首先提出一點,填海地不能說是中央送給我們的。海洋資源屬於全世界,填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像剪頭髮後可以再生,不能再補償給我們。現在我們使用下一代的資源,來改善下一代的生活環境,這樣的說法有矛盾⋯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淨灘活動。 上星期日,十點,我們到達了海洋花園對開的小海灘。今次的淨灘活動,很多小朋友參加,最小的只有兩歲,還有幾個三、四歲和六、七歲左右的。由於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大家面對著大⋯
近年來館內蝠魟、鯨鯊、白鯨等大型海洋生物死亡事件頻傳、被台灣動保團體直指為「海洋生物墳場」的台灣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於民國89年,由台灣政府引進民間人力及資金,透過公開競標方式授予民間企⋯
2015年1月中,在香港的大澳發現了一隻受傷白海豚WL212,海豚尾部被船葉割傷,嚴重程度連專家們也是前所未見,何況是一般市民,震撼的影像經過主流媒體傳播很快惹起社會關注。 不同保育團體把握這個⋯
隨著保育意識的提升,市民大眾開始對動物應有的權益作出討論,目前國際上有不少的聲音致力於取締所有的動物園,同時反對任何捕捉野生動物的行為,包括救治牠們。不少人對動物園的印象就是一個個囚禁各種動物的⋯
暑假來到,辦公室十個有九個去台灣度假。台灣是澳門人理想的度假地,近年越發熱門。那大蔥我也來一探究竟吧! 先到臺北,大都市並不很感興趣,但對幾點印象深刻。一是對單車的友好,單車可以進入地鐵,單車徑⋯
印象中關於澳門海洋的戲劇作品並不多,專門說給孩子聽的海洋故事還是頭一次。 兒童偶劇《石頭雨.海之歌》講述主角「牛牛」對海洋的求知及幻想:與花岡岩對話、聽貝殼訴說著古老的「精衛填海」傳說、娓娓道來⋯
近日,在FB上看到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99374)分享了一幅讓人很心酸的相片,是台灣一所小學的淨灘活動所發現的:一隻死去的海鳥的喙上套著一隻塑膠圈⋯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認為,南灣湖CD區與西望洋山距離極近,是保護西望洋山一帶的歷史景觀的敏感地段。因此,CD區日後的發展當中,該地段的所有建築物都不應該高於五十米,同時也不能進行高密度的發展,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