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無新意,只是重提早前房屋局所講的4千多單位,其他就要等新城。特首崔世安在記者會上再拍心口保證,等閒置地完成上訴程序,定會優先興建公屋,增加土地儲備。他又承諾任內會重開⋯
澳門樓市大吹「淡風」,上半年成交宗數較去年同期下跌38%,但仍無阻樓價升勢。統計局資料顯示,第二季平均呎價超過8,800元,按季上升6.5%,其中氹仔樓花升幅更達28.6%。特首崔世安將於下星期⋯
租客最怕加租迫遷,業主最驚遇上租霸,9名議員聯署提案,建議修改「租務法」加強雙方保障,限制投機者大幅度加租謀取暴利。草案建議引入多項革命性措施,其中最矚目的是民間討論多年的「租金管制」,建議由行⋯
【工廈活化】政府批准一塊位於漁翁街面積達2774平方米的工廈更改土地用途,興建2座31層高住宅,包括4層地庫、游泳池及會所等設施,發展商只須補溢價金6300多萬。樓盤商住和停車場建築面積超過⋯
工廈與藝術團體的關係總是非常微妙。 工廈曾是藝術家的避風港,低廉租金、充足使用面積、遠離民居等條件孵化出一個個創作力極強的藝術空間。藝團仗賴廢棄工廈的寬容低調,工廈成就藝團的自立自主。然而,藝術⋯
為遏樓市炒風,政府在二零一零年推出「劉十招」,其中「工廈活化」改建住宅計劃當時已惹來批評,指受惠的可能只有少數業權集中的工廈業主,有利益輸送之嫌。結果「劉十招」非但沒有令樓降溫,「工廈活化」的影⋯
去年底本報曾報道,扶康會屬下的社企「心悅洗衣房」好不容易捱到收支平衡,工廈業主表明不再續租,可能面臨倒閉的命運。事隔半年,在不少善心人士幫助下,最近事件有了新轉機。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透露經過不斷⋯
藝團和社服機構被迫進駐工廈,還面臨一個人人都知但不會說口的尷尬處境——這合法嗎?工廈用途、防火條例等一籮筐的法規,對社服機構、演出場地、培訓場所都有嚴格的安全和消防要求,原本只是用作倉庫或製造業⋯
對於有地產商建議政府設立60億基金協助青年首次置業,議員何潤生認為,政府首要收回閒置地,增加經屋供應,同時透過限價樓、「澳人澳地」政策推出第三種新型公屋,協助夾心階層置業。但「置安居」諮詢之後⋯
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預測,今年樓價有可能下跌兩成半,公開向政府喊話,希望樓價調控措施和可以「減辣」,又建議政府出資六十億設立免息貸款基金,津貼首次置業的青年人,被問到為何不多建公屋?鍾小健直言⋯
通關新措施會令澳門人一窩風北上買樓?市場一片唱好聲之中也有反高潮。 「要在拱北買樓的其實早已買了,通關延長兩個鐘固然好,但每天從珠海到澳門上班的人其實已很習慣,他們也不會真的早上六點排隊過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