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岑浩輝去年底(2024)上任至今,接受公開訪問的次數不多,開放讓傳媒扑咪(現場開放提問)的機會更少,而在上(2)月27日則是他首次「企定定」讓數間傳媒的記者提問約十多分鐘,內容涵蓋新城A、⋯
新一屆政府班子上任已有一個多月,特首岑浩輝及其中3名司長均為「新人」。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在短時間爭取最多曝光,讓市民認識無可厚非。然而,今屆政府似乎反其道行之,由特首到5位司長幾乎沒有在公開⋯
繼特區政府限制部分媒體不能出席一些官方活動後,立法會今(10)日拒絕本媒記者進場採訪傳媒春茗活動。 立法會今(10)日中午舉辦傳媒春茗活動宴請媒體,包括大部分常到立法會報道新聞媒體機構,惟本媒多⋯
本澳明年(2025)將迎來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亦是2021年「DQ」事件後首次選舉。選出民意代表是眾人關心之事,選舉工作更需廣泛宣傳,儘可能讓廣大市民關注,推動選民投票。但是,昨(30)日負責選舉⋯
新聞局網站有一段描述傳媒生態的文字: 「澳門是一個享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地區。澳門地方雖然細小,但傳媒事業頗為發達。」 略去一段宣揚政府如何重視傳媒健康發展、及時傳達施政資訊的正面內⋯
文明社會,媒體是重要角色,尤其新聞媒體更是重中之重。警醒社會就是傳媒的天職,故又有「社會醫生」之稱。不過,現時本地傳媒似是面臨「能醫不自醫」的困境。 近年來,本地媒體環境日漸轉壞,已是有目共睹⋯
二〇二四已近尾聲。上(十)月中,澳門完成重磅的政治活動——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一公佈唯一候選人岑浩輝當選特首後,印刷明麗的「號外」四散派發。但是,在漂亮主流的新聞版面下,媒體在採訪整場特首選舉所⋯
記者是一項低調的職業。除了常在電視台新聞節目作主持或報道的記者必須出鏡之外,記者的身影很少出現在大眾面前,有時像個「忍者」,多數四處到記者招待會或突發事件現場做採訪、記錄現場,或者走訪社會上各個⋯
回看回歸前的新聞工作環境,前資深傳媒工作者、澳門大學傳播系前講師莫麗明就指,過往葡殖時代曾見報業「百花齊放」。「我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做記者時覺得是很好的,由於葡國統治底下政治環境較寛鬆,講求歐洲方⋯
一切由秦李斯與唐魏徵 的諍言說起 戰國七雄爭霸時代,秦王嬴政登位,重用來自楚國的李斯。可是,由於一名從韓國來的水利工程師鄭國被揭發是間諜,引起秦宗室及大臣們議論紛紛,均建議秦王把外國來的客卿通通⋯
香港與澳門僅一海之隔,兩地的政治風波不時造成彼岸迴響。在《國安法》落地後四年,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逐步滑落,其中首次有新聞媒體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審訊歷時兩年,兩名《立場新聞》高層被未審先⋯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9)日最後一次就施政回應傳媒提問。是次記招同樣以場地條件有限為由限制部分傳媒進場,因此本媒記者無法到場。但現場可見,記者會仍有空位。本媒記者昨日多次嘗試進入記者會會場,卻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