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的視覺藝術空間一直都很缺乏,官方場地除了回歸時啟用的藝術博物館和2003年啟用的塔石藝文館外,近年增加的就只有舊法院地面一層改為臨時展覽廳,使用率是十分高的。然後就要數到官辦民營的牛房倉庫了⋯
(新中圖的前世今生:新中央圖書館方案經歷十年,近日政府公佈「造價九億」後再次備受關注。坊間質疑花費九億公帑是否物有所值,現時的黑盒劇場、藝文空間能否得保;有城規會委員亦直指政府方案以十年前的資料⋯
一句「造價九億」,新中圖方案即引來一遍嘩然,文化局立時頻頻解畫推銷,努力與公眾對話,且承諾保留劇場展覽空間、舊法院及司警局立面、廊道及樓梯,並限高海拔53米等。新中圖佔地三萬三千平方米,面積相當⋯
選址並不理想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出席《論盡》舉辦的「未來圖書館之想像──公眾座談會」時表示,舊法院的選址並不理想,首先舊法院是古蹟,要再利用建造的難度高;再者地處舊城區當中,交通壓力大,又有高度限⋯
作為劇場工作者,十分尷尬,近年政府公共工程、活動連連超支、物非所值,同時對待歷史建築的暴力手段,都積下不少民怨,於是文化局九億新中圖消息一出,便很難有比較理性的討論,而且在「文化藝術」等同「亂花⋯
最近,圍繞新中央圖書館選址、預算和設計方案的爭議不斷,官方(文化局)及民間組織(論盡媒體)亦先後就其選址南灣舊法院大樓的方案舉行介紹會及公眾座談。新中圖將選址南灣舊法院的決定看來已經勢在必行,而⋯
說來奇怪,一座城市,一個新圖書館,一說,便十年;文化藝術,卻只有佇立,沒有去處。 十年前,人們不想所活之地變得荊棘草莽,在經濟超高速發展潛力中,眼見本地文化如同金光閃爍的賭場窗花⋯
我先從文字去認識梁倩瑜,後來讀她的繪本《澳城紀事︰望廈1849》,由於它從一個劇本一段歷史出發,我也不自覺地將注意力投在她的文字書寫中,而她正在牛房倉庫展出的《密密說》算是我第二次走進她的視覺世⋯
婚禮、喪禮、畢業禮我都出席過好幾次,但攝影展開幕禮倒是頭一次去。 那是我們家的小弟阿細有份參與的攝影展,想不到用政府那5000元持續進修計劃拿去學揸相機,竟也能辦起展覽來,難怪拿著手機拍照也似模⋯
1.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謙虛不驕傲 罰寫10次後 可以讓我驕傲一次嗎 2. 梵谷畫完兩千張畫之後,就消失⋯
1.這個月工作室開放了,一個關於”家”的小展覽穿梭於此。 進駐的321巷裡,過去始終處於家屋姿態,如今已褪去家庭色彩。在創作的路上,家人總在遙遠的彼方,默默支持著,縱使不⋯
近年因工作及個人興趣關係,常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藝術節慶,它們或熱鬧狂歡、或名家雲集,有些是遊客如雲,有些是耗資千萬,有些是小巧精緻,而只為擦亮政府皮鞋,討好贊助大戶的節慶,亦屢見不鮮;撇開那些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