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租金
80後古著店老闆Elva直言,不希望望德堂變成第二個大三巴
社區旺起來?商戶:行得太快未必好 2015年6月19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18710

沿著瘋堂斜巷緩步而上,在毗鄰望德聖母堂及一幢幢葡式建築的社區中尋幽探秘,會發現一些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的店舖和工作室已靜靜進駐。 八○後的Elva在這裡經營古著店已經一年,鍾愛有人情味的社區環境,望⋯

2015-06-19 文創入舊區專題報道
望德堂平租不再 藝文空間半年執兩間 2015年6月19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18708

「瘋堂十號創意園」進駐望德堂已經有七個年頭,從當初摸住石頭過河,辦展覽、辦活動,凝聚本土藝術愛好者,到今日區內漸見規模,望德堂開始有番人氣,周末有固定的黃昏市集,附近沉寂多年的街巷慢慢有文化團體⋯

2015-06-19 文創入舊區專題報道
成也工廈,敗也工廈?!── 藝團迫遷流浪記 2015年4月24日|文:大波|https://aamacau.com/?p=17050

工廈與藝術團體的關係總是非常微妙。 工廈曾是藝術家的避風港,低廉租金、充足使用面積、遠離民居等條件孵化出一個個創作力極強的藝術空間。藝團仗賴廢棄工廈的寬容低調,工廈成就藝團的自立自主。然而,藝術⋯

2015-04-24 工廈流浪記專題報道
「工廈活化」計劃令廠房供應更緊缺,過去幾年租金三級跳。
工廈活化:活了廠商 苦了租戶 2015年4月24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17051

為遏樓市炒風,政府在二零一零年推出「劉十招」,其中「工廈活化」改建住宅計劃當時已惹來批評,指受惠的可能只有少數業權集中的工廈業主,有利益輸送之嫌。結果「劉十招」非但沒有令樓降溫,「工廈活化」的影⋯

2015-04-24 工廈流浪記專題報道
立法會否決不動產租金調整制度法案 2014年1月2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6102

立法會否決由議員高天賜和梁榮仔提出的不動產租金調整制度法案。多名議員認為該法案過於粗略,亦有議員認為該提案的方向有需要。結果大會以7票贊成、5票棄權、18票反對,一般性否決該法案。 法案建議居住⋯

即時報道
牛油糕
只為留住百年不變味道:一塊牛油糕的故事 2013年12月27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6045

一直不能忘記這樣的畫面:小時候過年前幾天,阿婆開始忙過不停,包括刨蘿蔔、剁碎各種食材,包煎堆、角仔,做蘿蔔糕、炸蛋散,還要劏雞煮雞,等着供奉不同神明。我們小孩只能看和幫忙,全部要等過年拜神後才能⋯

2013-12-27 消失的味道專題報道
曾為電視台拍攝美食節目的老陳亦認為,現時太多媒體推介食肆對讀者及觀眾亦不一定有益。這也是當初他跟電視台監製辭拍節目的原因之一。「澳廣視有一個(美食節目),現在還多了一個講夜晚嘅嘢食;澳門電台也有一個;以前只有澳門日報食經,而家有埋力報;雜誌有SODA,網上有『好傳媒』。」「澳門太細,好嘅嘢食調返轉頭流失緊。但咁多媒體定期要介紹,好似交數咁,其實唔夠做,一定迫住一有新鋪便要介紹。好多時鋪頭得綽頭,做得唔好、唔正宗,但要交數,只要佢地比較得意都要做左先。唔係中唔中伏咁簡單,而係吸收左錯的觀念。例如某個國家菜式, 它可能唔對路,或者老闆吹水話正宗,媒體又信了,或者未必信, 但因為冇嘢好寫。讀者睇完又以為正宗,從飲食文化來說會令他們觀念更加錯。」
讓「消失」發生的力量:專訪飲食專欄作家老陳 2013年12月27日|文:黑潮|https://aamacau.com/?p=6044

「以前澳門的食肆,如果出品味道不好可能很難立足。客人覺得我大把有得揀。但現在情況倒過來。食到不難吃的已經很慶幸。」對於澳門現時的餐廳水準,飲食專欄作家老陳下了這樣的評語。這是澳門人的責任﹖「因為⋯

2013-12-27 消失的味道專題報道
琛哥說︰「廚師和藝術家都一樣,存在不值錢,吃不到至珍貴!」
「情琛」終究敵不過租金? 2013年12月27日|文:黑古勒突|https://aamacau.com/?p=6043

「資源夠,材料靚,乾淨企理同埋用心做,出來的食物一定係好嘢!」雖然琛哥已經不再經營餐廳,但一講起食物,他始終熱誠不減,一副星級大廚的模樣。事實上,在不到半年之前,他才結束了苦心經營約七年的餐廳⋯

2013-12-27 消失的味道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