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
公帑
「6.18」爆疫當局使幾多? 僅全檢、快測、口罩花費約6億元 2022年9月8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93238

「6.18」爆疫情至今,特區政府一直未交代防疫抗疫支出。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今(8)日在疫情記者會上在回應記者提問時終公佈,為應對「6.18」疫情,當局在全民核檢、快測、口罩花費約6億元⋯

6.18疫情大爆煲即時報道
冀來屆政府公帑運用要用得其所 市民︰不希望再出現「文創魚蛋」 2019年8月18日|文:論盡採訪組|https://aamacau.com/?p=55662

有市民在座談會上發言時關注政府公帑運用問題,指出現時很多大型公共工程動輒幾十億,又落成無期,雖然政府財政資源豐厚,但市民都不希望政府「大花筒」,應善用公帑幫助弱勢和有需要的人,希望來屆政府做好財⋯

2019特首選舉新聞集即時報道
颱風「天鴿」正面吹襲本澳,造成10人不幸死亡、數百人受傷,經濟損失至少一百一十四億澳門元。
2017年,澳門政府管治亂象愈烈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者言|https://aamacau.com/?p=45056

2017年,對澳門來說,可謂「多事之秋」。 揭開「多事之秋」的麻煩一年,就是於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交通事務局費用及價金表》,當中如鎖車開鎖、拖車、驗車等收費有大幅調升,引起社會強烈反⋯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空降」官員大檢閱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8

文化局年內兩度「易將」,非出身文化界的旅遊局副局長謝慶茜出任文化局長一職,引來社會尤其是藝文界的憂慮。事實上,第四屆特區政府自2014年12月20日就職至今將近3年,連同謝慶茜在內,合共有多達⋯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林宇滔認為,不少公務員均承認這套機制存在問題,但由於政府長年默許,導致所有人都覺得2年晉升一次是基本的方法。而現在政府再去限制晉級的比例,就容易產生公務員內部的矛盾。
官員委任制度問題多 機制如何運行? 林宇滔:政府未能「自圓其說」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7

文化局一年兩度「大地震」易將,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旅遊局前副局長謝慶茜出任文化局局長一職,引起社會尤其是文化界的憂慮與質疑。事實上,自第四屆特區政府2014年就任至今,就已出現過至少10宗官員「空⋯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立法議員蘇嘉豪。
政府任人唯親已成惡性循環 蘇嘉豪:官員委任無制度遠落後於唐朝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6

第四屆特區政府就任後,實行對多個局級部門領導主管「大執位」,當中更有不少官員屬於「傘兵」,意即跨局甚至跨司到與其原有經驗不相關的部門。當有官員「空降」就任時,常會引起公務員系統及社會質疑,究竟相⋯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立法議員高天賜。
官員問責制有乜要檢討?高天賜:非關制度 問題在執行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5

回歸18年來,社會對於政府及官員的要求愈來愈高,每逢有官員出現違規事件,或所推動的政策與民意相違背時,社會要求官員下台的聲音亦愈來愈高。規範局級領導及主管官員的《領導及主管人員通則》以及規範主要⋯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過往眾多官員違法違規事件的核心問題,源於官員對法律的認知不足有關。
官員問責失效 蔡梓瑜:政府思維不改 難改問責制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4

本澳回歸18年,博彩、旅遊業帶動經濟急速發展,但同時帶來許多社會深層次問題亟待解決。政府多年來施政失誤不斷,社會要求官員問責、庸官下台聲音不絕於耳,但至今仍甚少有官員主動下台,甚至鮮少為自己的政⋯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立法議員李靜儀。
研究項目「事無大小」均外判 李靜儀:削弱政府研究團隊實踐機會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3

去年12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立法會施政方針辯論會議時承認,政府的外判研究項目數量已成「極端」,「乜都判出去,搞到政府部門乜研究都唔做,我覺得已經外判得太多。」相關言論引發社會再次質疑,外判⋯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審計署《顧問、研究及民意調查的外判服務》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封面。
外判研究愈來愈多 究竟值唔值? 多部門曾被揭發研究判給存在漏洞 2018年2月13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5002

近年政府的研究、民意調查項目愈來愈多,絕大部分均以外判的方式判給予學術機構或企業承辦,而相關服務合同的金額亦愈來愈龐大,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就曾經在立法會上形容政府的外判研究項目已達到「極端」⋯

057 管治亂象紙本月刊
《神精学妹》澳門拍攝,大陸製作,有標榜「澳門本土」,但只找到其在大陸微博發放的消息,宣傳術語也全是國內模式,該劇集現已完成,可於網上觀看。對白都是普通話。
文產基金大黑洞 2017年12月27日|文:論盡|https://aamacau.com/?p=44143

在2014-2017年所發放的文化產業基金資助中,不乏對影視作品的資助發放。令人訝異的是,能獲得資助的項目類型頗多樣化,除了電影、還有動畫、電視紀錄片、文化節目,甚至連微電影廣告創作比賽都有。另⋯

056 消失的味道紙本月刊
文產基金沒有發放足夠資料讓公眾了解到這些拿了大額資助的電影公司的背景、電影內容、主創人員,演員、導演等名字,網站上也沒有。(photo by Felix Mooneeram@unsplash.com)
「無聽過,唔清楚,文產基金對影視資助的政策是什麼?」──來自電影工作者的疑問 2017年12月27日|文:黑黑|https://aamacau.com/?p=44152

目前,對澳門本土的電影工作者來說,專門針對電影創作進行資助的公部門其實不多,只有文化局的「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針對拍攝紀錄片、劇情短片和動畫片的計劃,則為文化中心的「澳門影像新勢力」,要參加⋯

056 消失的味道紙本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