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報道,曾於 2010 年 8 月 27日開始到 2022 年 5 月27日在每周在《訊報》同步刊出,現為不定期專題。
2012年是個選舉年,全球各主要國家都選舉領導人,美國選了奧巴馬連任,中國共產黨選了習近平作黨總書記,統領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生殺大權,法國大選在野的社會黨奧朗德僅以少數險勝風流總統薩爾科齊,南韓首⋯
在中央新一屆領導層組成以至中央主管港澳事務新領導產生後,人們關切中央對港澳未來政策會有怎樣新取態,事實上中央對港澳的基本大方針沒有變,但領導人的思維模式和工作風格也會產生不同取態,會對港澳未來狀⋯
與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哲學助理教授馬文寧對話 記:有「末日」這回事嗎? 馬:我不會說有或者沒有,但世上宣稱過的「末日」已多次落空,人們現在看「末日」的心態已不同以往。我個人並沒有認識,相信⋯
龍應台形容香港是中國的逃生門,而台灣是一個自在從容、步高老實的中國文化實踐者。那麼澳門是什麼呢?是白鴿巢裡的賈梅士?是國父紀念館裡的孫中山?是《盛世危言》裡的鄭觀應? 香港是逃生門,難道澳門不是⋯
本土主義的兩種傾向 澳門回歸後,社會對澳門的歸屬感有所增強,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一種責任感,並且在維護燈塔景觀、小潭山、桃花崗等多次社會行動中體現出來。可是,也存在一些人,他們對外來人抱著一種優越⋯
去省城,自覺自己是個鄉下人,更可悲的是,生活在一個居然自以為先進和文明的地方,動不動灑落大把白花花銀子製造城市頭條,填掉整片海灣,換來幾十間只有外殼的洋房和一個假的天靈蓋,然後大聲疾呼整個城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