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月刊

自2013年5月開始,《論盡》開始發行紙本月刊,力求豐富多樣,其中包括專題報道、時事分析、藝文評論、人物專訪及特約專欄等。我們秉持著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對社會事件和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為讀者提供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我們深信媒體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報導,為澳門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實體紙本可在連結內的販售地點購買,或訂閱我們後取得電子版 PDF;亦可透過網站直接瀏覽過往所有文章

034 不忍放開的手──澳門外僱孩子的成長和困境
034 不忍放開的手──澳門外僱孩子的成長和困境

成長路上,有父母的照顧和陪伴,看似必然。但對外僱的孩子而言,長年分離才是註定。近年澳門收緊了外僱子女臨時逗留的申請門檻,為了一家團聚,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期,有台灣媽媽毅然決定舉家搬到珠海,只為周末能讓孩子多見爸爸幾面;有菲籍小孩卡在制度的狹縫中,長年過著「太空人」的生活,徘徊在澳菲兩地,無法正常上學。即使移工有經濟能力應付孩子在澳門的生活開支,但一條死命令下來,有的家庭仍被活活拆散。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9
033 消失中的澳門之子──土生葡人身份認同和文化
033 消失中的澳門之子──土生葡人身份認同和文化

▧ 封面專題:我們都生在澳門,但不是Macanese,要怎樣才能向外國客人解釋清楚?但其實我們又是否真的清楚?原來「土生」並非指中葡混血兒,土語(Patuá) 之於葡文,並非台山話對廣東話咁簡單。現在土生只佔澳門人口不夠1%,他們擔心的不只是土生話瀕臨絕種,而是有天這個族群會在澳門消失。

▧ 藝文爛鬼樓:政府在文化施政方面,除了舉辦活動、發放資助外,好像欠缺了靈魂。在澳門人心中,澳門文化施政政策應有什麼目標?其服務對象又應該是誰?

▧ 綠色生活:巴黎以後:巴黎氣候峰會以達成協定暫告段落。氣候變化為我們除了更漫長、酷烈的夏天以外還意味着什麼?真的「唔關我事」嗎?

▧ 人物專訪:搶救口述歷史,黎若嵐:要為下一代土生留下紀錄—「滿滿的澳門情懷就是土生文化重要的靈魂。」 不只是飲食、節慶和語言,導演黎若嵐 (Elisabela Larrea) 對土生文化作了畫龍點晴的補充。

▧ 城牆之下
宏揚:我們很需要一種調解劑來激活我們的聽覺,讓我們的眼睛冷靜下來,重新調整生活的節奏。南音說唱的緩慢,反覆低吟廻唱,正是我們想尋回的昔日韻味,屬於澳門本土的聲音。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3
032 教育不是一盤生意
032 教育不是一盤生意

▧ 封面專題
審計報告揭開了教育資助的黑洞,但在一個個訪談中,令我們感到最恐怖的不是人性的貪婪,而是一種「資助後遺症」正在各行業複製。當政府大灑金錢,學校為了申請更多資助,辦更多活動、計劃,老師亦要寫更多報告,行政工作令本應投放更多時間在教學上的老師疲於奔命,情況與年初我們曾經報道社工的困境驚人的類同。派,真的沒有代價嗎?

▧ 藝文爛鬼樓
玩音樂生存記:電子音樂科學家孟奇、全職獨立音樂人Lobo、LMA主創人鄭志達
超越凝視:觸感藝術的核心價值

▧ 綠色生活:《海洋塑化記》
▧ 人物專訪:煮一世咖啡
▧ 城牆之下:傳承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4
031 澳門土地荒:沒有麵粉,何來麵包?
031 澳門土地荒:沒有麵粉,何來麵包?

▧ 封面專題:一場經屋大遊行,控訴著現行經屋分配制度的不公,但當中藏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什麼原因令澳門人向弱者抽刃,卻讓權貴予取予求?在過去房屋政策中,政府有多少壞帳要算?房地產發展商又如何用超低價「麵粉」製作超高價屏風樓?

▧ 藝文爛鬼樓:・整座山頭都是我的實驗場──訪問苗栗卓蘭全人實驗中學・讀《人間等活》──即使生命與生命不曾交會・「OFF|SITE 2015」 的藝術在地實踐:從關前街到祐漢・大遊樂園

▧ 綠色生活:白海豚之死,為何都是海豚的錯?

▧ 人物專訪:「音響女孩」自白:其實每次公開發言都好淆底

▧ 遛躂澳門街:漁村﹖放眼今天的氹仔,高樓滿佈,車水馬龍,到訪官也街的遊客更是絡驛不絕,小島過往的漁村風貌已被不少新式商店掩蓋。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3
030 異郷人
030 異郷人

走進全澳最大的外籍移工族群,很快發現他們陽光、自信的笑容,驚訝於他們的團結和互助精神,全澳菲裔移工有超過2.3萬,不同類型的團體竟多達77個!然後再被一個個故事感動:有堅持十二年不加價的良心麵包店,有團體開辦課程讓移工在澳門免費進修,有菲傭為了照顧僱主家中的婆婆學急救和按摩。他們愛音樂愛熱鬧,經常在南灣湖邊、在沙灘辦活動,不但為了聯誼,更重要是互相陪伴,不想同鄉辛苦賺來的錢在賭場斷送。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5
029 新土地鍊金術
029 新土地鍊金術

▧ 封面專題:今期CD區背後的土地戲法將大解密。
▧ 藝文爛鬼樓:公共空間爭奪戰──愛都,別無他選?
▧ 綠色生活:在自然保護區里度過清新有趣的一段時光
▧ 城牆之下:「天主聖名之城」的燦爛故事。
▧ 遛躂澳門街:但見蓮溪廟的地界石已半埋地中。
 
◈ 每月一號出版
定價:MOP$5 / NT$ 45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4
028 出賣我地
028 出賣我地

▧ 封面專題:出賣我地,過去短短一個月,放生閒置地、「澳人澳地」低調擱置,新城規劃第三次諮詢一直故弄玄虛,官員的賴皮,對假諮詢毫不掩飾,更難隱藏削文化、建高樓、劍指主教山的意圖。特區政府換屆後,是鐵了心腸一次又一次考驗公眾容忍的臨界點。

▧ 人物專訪:東望洋燈塔
▧ 藝文爛鬼樓:削掉文化,再建高樓,藝術工作者們憤怒了!
▧ 綠色生活:有機農場在珠海
▧ 城牆之下:申遺十年專題──血脈。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3
027 睇病如賭命
027 睇病如賭命

▧ 封面專題
究竟澳門的醫療事故有幾嚴重?一直是個謎。我們只能聽到,山頂BB開錯藥事件的爸爸控訴:「為何連一句道歉也沒有?」、「就算打得贏官司,一條人命也只是值十萬?」被誤診「死胎」的孕婦家人打上電台直斥草菅人命。我們曾經嘗試揭開這度神秘面紗,去信山頂和鏡湖了解醫療申訴的處理流程,約訪醫療活動申訴中心,查詢歷年的投訴數字,但鏡湖拒絕了,衛生局也沉默了。在澳門,能否遇見好醫生大部分人只能看命數。祝君好運!祝君健康!

▧ 人物專訪
梁健濠的奇幻音樂之旅:考獲古箏十級,亦彈得一手好鋼琴,眼前深受學生愛戴的「迦Sir」梁健濠從沒有被父母迫過練琴,也不是自小被寄予厚望、苦心栽培的天之驕子,因他沒錢,也沒有家。

▧ 藝文爛鬼樓
【為什麼文創II】 主要探討本地不同範疇藝文工作者的生存及工作狀況,以問卷調查及訪談的方式,進行報道,望能呈現本地藝文生態的一些問題。

▧ 綠色生活
在本月初,有兩棵鳳凰木受到了市民的關注。那是在華士古達嘉馬花園靠近東望洋斜巷行人道上的兩棵鳳凰木,最初民署宣布這兩棵樹因為在行人道上,阻礙了市民出行故要移植,後來移植行動中發現根部腐爛就臨時改為移除。因為事情發生得突然受到了市民的質疑,論盡編輯室就此去信民署園林綠化部,提出幾個疑問。

▧ 城牆之下
申遺十年專題──《責任》。2005年,澳門成功申報世界遺產;自此,澳門的名號上增添一項「世遺城市」。十年以來,大家對世遺城區的景觀以至屬於澳門昔日的一磚一瓦,珍愛有加。但世遺建築留下了,是否代表已被成功保護﹖怎樣才是刻盡保護世遺的責任﹖今期《論盡》專題邀請了四位歷史文化界別的嘉賓,分享他們的看法。

文章數:10
026 城虧
026 城虧

超高樓破壞主教山及東望洋燈塔景觀,一幢幢醜陋的建築拔地而起,是澳門人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工務部門黑箱作業的佐證。 澳門人在城市規劃吃的虧並不少,好不容易等到城規會終於成立,會議全程公開,有半數代表來自民間,規劃條件圖公示期市民可表達意見,算是打開了一個公眾參與的突破口。但其諮詢性質,一直令外界質疑會否只是一場口水會?近日放高漁人碼頭的大逆轉個案,公眾不但強烈質疑工務局走回舊路,更憂慮城規會被弱化成一個表面帶著民意光環、但卻無力挽的花瓶角色。

▧ 封面專題:城虧
▧ 人物專訪: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ck Dimech)
▧ 藝文爛鬼樓:【為什麼文創II】 之一
▧ 綠色生活:如何解決樹木管理的問題
▧ 遛躂澳門街:譚公誕,屬於路環人的「四月初八」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1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
025 國教這口飯,信者得食!

▧ 封面專題
人在澳門,高舉「愛國愛澳」旗幟是必須的。無論從政從商,要力爭上游,當然要「愛國愛澳」;社團無論大小,要近廚得食,分得千萬金,好難唔「愛國愛澳」;想出人頭地,想快人一步做高技,「愛國愛澳」理想達到!近年政府大推文創,連書畫展名稱也要畫龍點睛大筆一揮寫上「愛國愛澳」,這情懷在澳門遍地開花,前仆後繼,屢創新猷,聞者均熱淚盈眶。愛國更要從孩子抓起。「國教加強版」無睡意糖衣裝,效力持久,迅速滲透,幸福終生,唔覺有負作用。你,今日食左未?

▧ 人物專訪
「光輝五月」一週年系列:
公民覺醒了嗎?—— 與「澳門良心」對談

▧ 藝文爛鬼樓
繼續慶祝世界閱讀日的系列。除了上期談及的書籍生產——消費流程外,基於書籍傳承的特性,公、私藏書和讀者的流傳也非常重要。這次我們透過蔡梓瑜、蔡文凡父子的對話,還有鄺菁誼同學的分享,看看在「讀書無用論」向來盛行的澳門,閱讀的希望所在。

▧ 綠色生活
我們邀請了香港資深的樹木保育團體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先生撰文,介紹香港相關經驗,當中一些情況亦和澳門有相似之處,當可對本地樹木保育提供參考和反思。

▧ 遛躂澳門街
關閘拱門、蓮峯廟、牛房、觀音古廟、望廈炮台……一路上的每個古舊建築,今天還在無聲訴說着數世紀以前的中葡關係,以及當年兩名華人村民行刺澳葡總督的事件。這段路,在今天,有兩個很葡國的名字:亞馬喇土腰、美副將大馬路;而以前,這裏名叫「望廈村」。

售賣地點:http://aamacau.com/?p=7737
訂購表格:http://aamacau.com/?p=3847
廣告聯絡:[email protected]

文章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