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鳥還是鷺鳥?──「澳門製造」的紀錄片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何老篤

網址:https://aamacau.com/?p=8615

時間:2014年06月3日 16:16

今屆「澳門製造」,令我印象深刻的紀錄片,有《美人魚》、《荒蕪中裁花》、《傳奇茶》、《城牆外》、《我留級了》。

  澳門人自已拍的片,總覺得能有機會再看到的機會極少!例如十多年前無緣觀看朱佑人拍攝的《阿明的澳門》和《沉默的澳門人我不是》,今天也很難再見到它們公開上畫。當時的澳門電影,能翻看機會的極少,黑面琵鷺每年都或許會飛來一次可以讓澳門市民看到,反倒是澳門自家製的影片,一如野外雀鳥,飛去就不會再來。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要劇透。

  《美人魚》的導演是Nuno Viegas,講述一名菲律賓籍Ladyboy Carolina的故事(我和小鳥一樣,以Ladyboy代替『人妖』,一來用字較中性,「妖」字帶有偏見,只要當事人受自己或家人接納,他自己的身體自己主宰,我們作為外人的,無權過問,更無權稱他們為「妖」,說「人妖」的人,試問你是神嗎?)。紀錄著Carolina的口述,她在澳門如何工作、家人如何對待、和德國男友的事、最後到泰國隆乳,擁有女性的性徵歡喜的心情。如果認識Ladyboy也不過是作為一個人的日常紀錄,那其實這一套紀錄片,沒有甚麼特別之處,不過是紀錄著一個人類的在一個城市的生存方式:如何對待自己、如何與他人相愛,謹此而已。倘若觀眾以一個獵奇的看光來看待Ladyboy,將之標籤為「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物種,那當然是非常奇特!歸根究底,這一部片仍是對觀看者的詰問,當觀看者認為︰「很一般,沒甚麼。」時,我們社會對跨性別人同者的平權就指日可待了。

Nuno Viegas<美人魚>

Nuno Viegas<美人魚>

  《傳奇茶》的導演是Catarina Cortesão。講述土生葡人一種宴會排場Chá Gordo(翻譯成為「肥茶」)。說起Chá Gordo,土生葡人街坊們一個個如數家珍。「我小時候領洗,之後就會吃『肥茶』」,「我小時候,我爸爸和叔叔每一餐都要吃『免治』。」如今,「肥茶」已經不再,只能是回憶。土生葡人這個血統和族群仍在澳門,但原來的社區已經瓦解。社區的瓦解意味著鄰里關係、社區文化、生活習俗(例如節日慶典)等等都已經消失,這些已經消逝的特質也將永遠逝去。假若藉由人工再來一次,怎麼也都只能說是「打造」,就成了「打造鄰里關係」、「打造社文化」、「打造慶典」,只會斧鑿處處,不及原來在社區自然而發生那麼有機。《傳奇茶》以迷人的方式記錄澳門市井,也正提醒今天以世遺之名保存了建築物,但人口、旅客、租金飆升,社區意識徹底解體。對無能力挽回的社區,只能紀錄和回味。

  澳門對包括土生葡人在內的老居民來說,都已經不是以前的澳門。再深思,我們懷念著十年、廿年前的澳門的時候,當時土生族群的根也遭到更嚴重的破壞,以Chá Gordo「肥茶」作切入點,講得再清楚不過了。看完想到李清照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Catarina Cortesão《傳奇茶》

Catarina Cortesão《傳奇茶》

  《城牆外》的導演是陳子揚。乍看和《傳奇茶》一樣,紀錄著澳門逝去的一個部份,但其實又不然。片中所見兩位主人公:「做一日村中人」的活動搞手、年青咖啡師,是路環的新移民,卻也是對路環有感情的人。他們居住在石排灣新社區中,這個奇特的「新」城區,沒有澳門也沒有和路環老城區的居民有鄰里關係的構建。但是居住者的感情認同上,不無和路環連結在一起。「做一日村中人」的搞手Pal,如果不是因為疼惜造船業和路環社區,也不會發起活動,號召這麼多人來。

  路環,雖是在郊外,卻同是澳門人的記憶載體和生活空間,護山活動的參與人士,很多都不知是路環本地居民,卻都是愛澳門自然環境、對這個城市有責任感的人,地域並非澳門城市認同的界限,自此可想而知。

  可我唯一覺得有憾的是,《城牆外》的觀點,是當作《傳奇茶》一樣來論述。《傳奇茶》所講述的,應該是真正不再流行的,就像「滿漢全席」的菜式一樣,要再做是真的可以做出來,但已不是以前那回事了。而在澳門城牆外的路環島,其演化仍在進行式,並不是過去式的概念。雖然有一些已經逝去,但仍然在的村落、自然環境、居住人群、發展模式、保育概念、社區連結等等演化方向,到現在這一刻仍然可以延續或改變。全片的觀點,或說是分析、批判性觀點不太強,是令人比較遺憾的。

陳子揚《城牆外》

陳子揚《城牆外》

  《我留級了》的導演是林鍵鈞,片中焦點在一位高一生。記得其中兩個情節:第一是,如果他順利升班,高中畢業應該是21(那就說明現在讀高一的他,年齡已經界於18~19歲之間)第二是,他的名次是28/141141個同學之中考28,而這個排名中,不算太差,但他每一科竟然都只有六十幾分,好像都不到七十分。其中,主人翁的媽媽是小學敎師,哥哥是中敎師。

  這一部紀錄片是半島電視台委約的。因為從數據得知,澳門的留級率是全球平均數的三倍,是世界冠軍,如此驕人的數字,外地電視台當然有興趣了!

  那位年青人特別蠢嗎?不是。家庭有問題嗎?媽媽和哥哥都做敎師的,應該是公認的健全家庭。主人翁就算擁有這樣多的資源,都得21歲才能高中畢業,是讓人難以想像的。只有僅合格的六十出頭分還排行在141人的第28名,那麼排在29名之後的人的成績會是如何?!大家可以想像嗎?

  如果一班五六十人之中有三人留級,那可能是個別學生的問題。但如果是整體性的成績低下,究竟是學生的問題,社會風氣使然,還是敎育系統出了狀況?可惜紀錄片並沒有沒有處理這個部分,但卻是澳門教育體制必須要面對的議題呀。

  題外話︰澳門2013年結婚和離婚是,結婚4153宗,離婚1172宗,每4宗結婚就有一宗離婚。高達25%。留級率和離婚率居高不下,會否有所關聯,難不成這是賭場發展必須負出的社會代價?我也只是從《我留級了》一片出發,做出部分討論罷了。如果本片能再更細緻些,把觀點明確提出來,那就更好了,畢竟這是其他地方難以觸及的議題。

林鍵鈞《我留級了》

林鍵鈞《我留級了》

  《荒蕪中栽花》,導演是徐欣羨,這一齣紀錄片的選材可以說是「既不大路,也不小眾」,記的是三位澳門的女性文學作家。文學是人類的必需,澳門的文學,在華文圈中能見度本來就不高,其中澳門的女性寫手不少,但稱得上是文學作家就不多了。玉文、周桐、凌稜三位女作家,留意澳門報章副刊的讀者必定認得他們,今次導演找他們來對話,實屬難得。為什麼難得?澳門有文人、有出版,但由於不在華文圈廣泛流通,因此在書肆罕見,所以難得。對我來說,這部作品的定位,是介紹三位女作家的用意,大於剖釋她們(因為她們本來就難找嘛)或許,澳門的文學就和澳門這個城市的性格一樣,從不太會刻意的宣傳,但那些好東西就一直都在,亦不會告訴大眾「我即在此」這樣,有心人就會找到,無心的、走馬看花的,就是無緣。這部作品是成功地向我們介紹了三位寫作者的背景,或許也暗示了澳門這個城市的個性。它勾起觀眾想要好好將本地文學作品深度閱讀的渴望,待我們日後讀到這三位文學前輩的作品,能更容易從多方全面地瞭解她們,並從她們與城市的關係,建立起近現代澳門立體的模樣。

  最後在下想說,我用「文字」,去介紹這部「紀錄文字」的紀錄片,是非常愚蠢的。還是強烈推薦大家去看,如果它們如黑面琵鷺回歸,在你我眼前。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
徐欣羡<荒蕪中栽花>

徐欣羡<荒蕪中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