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的「媒體實習」生活:北京篇

2021-12-17 機智的「媒體實習」生活 來論 專題報道

文:何嘉穎(化名)

網址:https://aamacau.com/?p=82597

時間:2021年12月18日 10:10

我是就讀於北京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澳門學生,主修廣播與電視。目前在北京一家叫做「36氪」的媒體公司實習,主要負責媒體運營,內容與汽車有關。

我從今年八月底開始這份實習工作,到現在已經實習近四個月了。

之所以選擇在內地實習,主要都是覺得澳門傳媒行業選擇並不多,在內地的話,互聯網公司或傳媒公司的發展都十分成熟,能有更多的選擇和鍛鍊。

我發了三十份簡歷
只有四個回覆

我從7月初開始正式投簡歷,我主要是利用網路求職平台尋找實習並投遞簡歷。我合計投遞了近三十份簡歷,但實際收到面試通知的只有四家。

我覺得簡歷沒有得到回覆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大多數企業沒有持續留意到求職網站上的申請,以及因為企業會在多個平台發放招聘消息,導致崗位已招滿後,未及時更新招聘訊息。另一方面,可能是因我自身的實習經歷並不豐富、專業技能可能不太適合所投遞的崗位等,故沒有收到回信。

專程為面試置裝 做足資料搜集
用「有備而來」的姿態去迎接面試

在收到第一家面試通知之後,我首先準備的就是面試著裝。我專門跑去買了一件全新的休閒襯衫和一條較為正式的長裙。除了著裝,面試前對於面試公司和投遞崗位相關的工作內容也需要做準備,每場面試前我都會在網絡上,搜集公司和崗位的相關內容,以有備而來的姿態去迎接面試。

四場面試有兩場「線下」及兩場「線上」,而兩種面試方式各有優劣,線下面試需要預留更多時間去面試地點,但可以瞭解到公司的工作環境;線上面試能夠節省路上的時間,也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進行面試。

每次等待面試開始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緊張,緊張的時候就會再去搜索一下相關內容,算是一種臨急抱佛腳,也是為了讓自己冷靜下來。面試中遇到的問題大多是針對我簡歷中的內容,也會有關於應徵崗位的問題,我認為整體的過程很像在聊天,和對方大方進行交流會比追求「最佳答案」來的更好一些。

何嘉穎實習期間偶爾需要出外拍攝車輛

每日工作都和「汽車」有關
從「門外漢」變「新手上路」

後來,有三家公司回復了我,但因為「36氪」的工作環境、彈性工作制度以及公司的價值觀都更加吸引我,所以選擇到「36氪」實習。

我的工作時間是早十點到晚上七點,中午有一個小時午休時間,包午餐,每日工資120元。

我的日常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與記者同編輯進行對接,完成文章排版,瞭解汽車圈相關資訊,編輯發佈微博內容、管理各個社交帳號和社群等,偶爾也會有外出拍攝汽車的機會,也嘗試過撰寫影片大綱。

 

何嘉穎每日需完成文章排版,並發佈到社交平台

「有苦有甜」的實習經歷

決定入這家該公司是因為自己認同它的價值觀,而且覺得會有學習的機會,能夠鍛鍊自己。但事實上的工作與我入職前的期望有所出入,比如我是帶著學習運營知識和做內容產出的心態來的。

實際上,日常的工作都是比較瑣碎、簡單的工作,並沒有鍛鍊或提升一些新技能。不過,因為工作內容我能夠勝任且工作壓力不大,所以便也接受了這個情況。

而實習過程中最辛苦是「媒體營運」的工作,需要幾乎每分每秒留意手機消息,因為編輯突然會有一些新的要求,或者有問題需要處理,需要我們及時跟進。

在辦公室「吸貓」是何嘉穎的休息時間

有一次,我在完成工作後,回校上課,並和同學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程中我無法看手機。討論結束之後,我發現編輯突然給我安排工作,並質問我為何遲遲沒有回覆,那瞬間我的委屈和無奈湧上心頭,也感覺到了需要「24小時stand by(候命)」帶來的煩躁和不便。這也是這份實習中最為困難的一件事情,會讓我害怕看到微信突然出現好幾條消息提醒,變得更加不願意看微信消息。

不過,在這段實習中,我也有很多收穫。這份實習中讓我體會到「運營思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網路平台的調性差異,每一個影音平台的用戶都有著不一樣的喜好,所以製作的內容或者形式也應因人而異;目前自媒體市場已經充分飽和,所以要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影片內容變得更加難也更加重要。作品要具備特色和內涵。

未來是否會回澳發展?近幾年我還是會選擇留在內地,因為無論是行業發展、資源,內地都會更勝一籌。所以我希望去傳媒發展得更為成熟的城市去磨練,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未來再回到澳門打拼一片天地。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