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賀一誠於十六日發表《二零二二年度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會就《維護國家安全法》(下稱:「國安法」)進行討論。時事評論員蔡梓瑜就《二零二二年度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現時政府過分緊張、希望市民「愛國愛澳」。近年澳門不論是言論自由、政治層面、正在諮詢的《工會法》,還是早前待選議員被「DQ」事件,無一不令澳門人擔心自身的自由會進一步被壓縮。
對於在施政報告中提到修改「國安法」的部分,蔡梓瑜認為,當局在修法可能會引入更嚴厲的處罰。或者因早前中央當局對於香港政府處理反修例運動的過程予以肯定,故讓澳門當局感壓力,從而推動修改「國安法」。
沒有「反中亂澳」仍要收窄
蔡:當言論自由慢慢消失 弱勢社群更加邊緣化
蔡梓瑜指出,澳門一直以來都沒有所謂「反中亂澳」的事件,就算有反對的聲音,其出發點都是希望澳門變好,本澳亦從未出現過「分離」或「顛覆」的狀況。過去政府一直容許社會存有反對聲音,但就目前《工會法》諮詢文本,以及當局擬修改「國安法」等,都可能會讓多元聲音進一步減少。
他認為,一直以來澳門的民意或反對聲音都十分溫和。政府須由市民、立法會監督;即使弱勢社群也應有監督力量,以機制、團體來制衡社會的不公義。當言論自由慢慢消失的同時,弱勢社群會更加邊緣化。
他又用香港為例子稱,港版「國安法」有很多灰色地帶,全由法官或掌權者介定合法與否。也有可能令政府更專制,不聽民意。
媒體、時事評論、「KOL」可能受制於修改後的「國安法」選擇「滅聲」
蔡梓瑜又認為澳門當局擔心香港的情況在本地重演,擔心有組織、有制度、有資源的社團或組織,從而產生一個較大對抗政府的力量。然而,澳門較為大型的社團都有親中的背景,真正發聲的都是一些資源少和組織都相對較小的社團;加上早前有來自這類小社團的待選議員被「DQ」後,若果政府仍認為這些社團都有政治、反叛、非愛國等的色彩,這都是「不正確的」。
他認為,澳人都十分愛國愛澳,只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採取相同的方式來表達。有人是完全忠誠、支持政府;亦有人以理性的批判態度,但所有人都出發點都是希望澳門可以變好。但以目前的狀況,只會讓媒體、時事評論、「KOL」都可能受制於修改後的「國安法」,從而減少發聲的次數、聲量,甚至會自我審查後自動滅聲。
修改國安法,是利是弊?
對於政府選擇現在修改「國安法」以及提出愛國愛澳的《工會法》,蔡梓瑜表示,目前政府採取一種「有殺錯,冇放過」的心態,對言論自由進行嚴格的控制。若站在政治維穩的角度出發,這個選擇十分有利。又指,澳門與香港或其他地區並不盡相同,澳門人相對保守,對政治的訴求亦不高,澳門過去所擁有的言論自由會對政府做成任何的影響。
蔡梓瑜亦希望澳門當局可以清楚審視,若以一種過度嚴苛的方式來修改國安法,對本地社會是利是弊?
蔡:工會法或弱化工會的組織
早期當局公佈《工會法》諮詢文本亦引起蔡梓瑜關注。他認為,以目前《工會法》咨詢文本的趨勢,反而會弱化工會的組織,從而導致勞資關係更不對等。
他亦有提到賀一誠有就《工會法》諮詢文本中,沒有提及談判權及罷工權作出的回應,認為《基本法》中已給予市民談判及罷工的權利,因而毋需寫入至工會法中。對此,蔡梓瑜卻表示,《基本法》是憲制文件,一個澳門法制的框架,《工會法》正是落實基本法的條例,政府應該就更加精準的條文進行修法,落實工會以及工友的權利。
蔡梓瑜又提出質疑:若未來出現罷工,參與者會否因此被當作違反「國安法」呢?未來會否因去觀看「六四事件」相關的相片,而又違反「國安法」呢?
他認為,如果政府一意孤行去修改國安法,不單會令澳門喪失言論自由、集體談判、罷工等權利,更有可能讓澳門的社會發展不進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