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人人超市要更「人人」 

2021-05-21 澳門與藝術節(二)

文:阿陸 

網址:https://aamacau.com/?p=74562

時間:2021年05月23日 12:12

所謂「百貨應百客」,一間超級市場中確有超過一百種貨品,可以回應一百種客人,一百種不同的人生階段,一百種不同的價觀。但藝術節作品《人人超級市場》只白描了一個異性戀結婚生子,然後白頭到老的故事,這不能是「人人」,因為這還未「人人」。 

相片由來稿人提供

《人人超級市場》這作品源自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不同的人生階段會在超市找不同的貨品。確實,小時候會在超市央求大人買零食,學生時打完球會在超市會買汽水,失戀了會想買醉,自立了要買,想親熱要/不要安全……同時,社會上不同價觀的人都會在超市尋找自己想要的貨品,有人會吃素,有人要吃肉;有人要有機,有人要即食;有人要格價,有人恐慌性掃貨……可惜作品未有把握住這些超市可以提供的豐富,一個異性戀的人生故事於是變得輕描淡寫,二人面對的壓力與矛盾不凸出也不立體,殊為可惜。 

而如果《人人超級市場》的「人人」是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演員和觀眾之間的這層關係也沒有在演出中建立起來。作品的設定是觀眾猶如打機般執行不同的任務,幫助兩位主角,以順利過關。起初15分鐘的要求觀眾扭動身體和尋找貨物,固然像打機前的熱身畫面和橋段,但為之後觀眾代入劇情,或關係建立,或劇情推進並沒有幫助。當筆墨花了太多在「天使任務」的介紹,對故事的刻劃就變得薄弱。作為觀眾的「我」會為兩位演員(「人人」)提供協助,是因為耳機傳來的指令,並非因為「我」對「人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而伸出援手。 

相片由來稿人提供

「標籤」的運用也是另一個令「人」的面向變得片面的原因。演員背部被貼上各種「成份」,像超市各種貨物般,本是一個有趣的設計,但字體太小,感覺並不凸出。當「分數」的標籤被撕掉,演員不論是肢體還是服裝也不見有任何象徵「貨物」已變回「人」的體現。令人更費解的是,觀眾為演員撕去「分數」的標籤後,指令又再要求觀眾為演員貼上「職業」的標籤。雖那是演員的「夢想」,但一個人並不只「職業」這一個面向。而在社會上,職業常常與某些刻板印象掛勾,所以在劇情中「家人」才希望/反對主角當上某些職業。當觀眾合力將這職業的標籤完成,又是否忘記了主角作為一個「人」在職業以外還可以有其他特質?而這些特質乃至職業又如何影響主角之後的路?這一切都未有在作品中建立起來,令故事變得單薄。 

總括而言,《人人超級市場》抓住了一個有趣又具伸延性的概念。這作品曾於2019年藝穗節演出,今次再於藝術節上演,由上次的一個演員,變成今次兩個演員,可見之後尚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期待作品未來會有更多版本。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