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事件又是歸咎性教育不足? 何頴賢︰社會更應反思制度漏洞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9430

時間:2018年10月12日 20:20

一對小姊妹早前懷疑被78歲興趣班男導師猥褻後,再有女生在臉書以「#me too」為題,爆出8年前曾被同一導師性侵,但事件最後不了了之。澳門時有發生青少年或兒童性侵個案,但政府或坊間都普遍將問題焦點集中於性教育不足,受害人不懂自我保護。社工學者何頴賢認為需要反思制度的漏洞,社會對性侵受害者的支援以及前線社工的培訓是否足夠,「仲包括我哋係對司法制度缺乏信心,還是從來都沒有信心?」

何頴賢表示,華人社會一般都有「家醜不可外揚」,又覺得即使小朋友被性侵,長大後就會忘記,於是多數會將事情按下,不了了之。她認為,兒童的父母敢於報案是好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報警,可能之後會有更多受害者出現,這亦可向其他潛在性侵人士發出警告︰「做呢啲事係會有後果的」。

何頴賢指出,性侵、性騷擾以及家暴都涉及權力關係,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令當事人的支援很少,甚至覺得「好醜」,令當事人質疑自己是否搞錯了什麼,從而導致當事人不敢和其他人講述事件和報警。她認為,在這樣的文化氛圍裡,社工面對體制亦是充滿無力感,於是就只將工作集中於輔導。但社工的工作除了輔導之後,還有社會倡議和推動社會改革。「如果一單、兩單、三單都係咁樣,就應由用個案以點帶面,向社會展示各種層面的問題,並推動制度改善,給予受害者更多支援,避免再有其他受害者出現。」

訂閱每月紙本
另外,何頴賢認為,相比起性教育,澳門更應加強性別平權教育,以及認識處理性侵個案的流程。「由一般法律程序,舉報,錄口供,取證,上庭成個程序係點?性教育係咪應該要教呢啲,而不是淨係教你SAY NO。當你遇到有咩事情,係咪有一啲支援,要知道有邊啲要做,邊啲唔好做。如果唔識得法律,錄口供錯咗,無得返轉頭。但這些問題在澳門極少討論,好多時都係水過鴨背,將問題歸咎於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