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豪、區錦新批政制停滯不前 陳海帆:政制變更頻密不利社經發展

2017施政辯論報道 即時報道 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公眾諮詢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3491

時間:2017年11月22日 19:19

2014年行政長官選舉結果公佈(新聞局圖片)

在第2日立法會行政法務領域辯論會議上,直選議員蘇嘉豪及區錦新同樣就政制及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提出質疑。蘇嘉豪指出,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當年的競選政綱中提及要推動民主政制發展,但其任期至今只剩2年,「係咪唔郁?係咪2012年郁咗就唔再做?」他又批評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日前指政制不推進是因要「鞏固成果」,「唔通打工仔昨日做咗嘢,今日就撓埋手唔做嘢?你問佢點解撓埋手,佢話係度鞏固昨日成果,咁係咪講得通?」

蘇嘉豪亦批評,當局對於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只是「換咗塊招牌,將現有嘅民政總署,將民字改成市字,總字刪除,其實都係一樣。管委會依然由8人組成,諮委會依然係25人,並由特首委任。」他亦質疑,陳海帆日前稱《基本法》規定由政府委託市政機構並對其進行監督,「但係委託者係咪能夠完全決定被委託者嘅任命及組成?醫療事故法話醫鍳會可以邀請或委託本地或外地專家機構,係咪代表醫鍳會可以決定機構嘅任命?」

蘇嘉豪亦指,《基本法》對於政治體制、司法人員、立法議員及行政會成員都有規定其產生方式,唯獨市政機構留有「尾巴」,要另外立法規定市政機構的組成,「如果一樣係委任,點解唔寫明?」

而區錦新指出,政府管治無能失效,公共政策及公共管理普遍失敗,根本原因是權力失衡、民眾參與度低氹失權。政制不民主,行政長官由小圈子選出,本澳三十萬合資格的選民絕大部份被排斥於小圈子選舉之外。民眾失權及參與度低,令不當的公共政策無法糾正,公共管理低效無章,官員不問責,甚至出現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以權謀私、貪腐叢生等嚴重問題。社會普遍認同應邁向民主政制。

區錦新亦指,陳海帆昨日指出2012年才有過政改,但他批評5年前的「政改」並無民主的進步,「+2+2+100」並無增加民主成份,「唔通5年後要繼續維持?千秋萬世?究竟我哋係希望保留呢種民眾失權,削弱民眾參與權嚟繼續腐敗落去?」認為民主政制是需要推進的。區錦新並指出,市政機構成員有條件成為特首選委會第4界別的成員,「可以想像,市政機構全委任,由行政長官委任市政機構代表,再由市政機構選行政長官,究竟係做特首嘅樁腳,還是政治酬庸?呢個係違反政治道德倫理。」

面對2名議員對於政制及市政機構組成的質疑,列席會議的司長陳海帆回應指,由於2012年政改至今行前了一步,使用的時間較短。認為政制過於頻密變更,不利社會經濟發展。要視乎制定上有何需要改善,再考慮下一步的政制發展。在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方面,社會要全面理解《基本法》第95條規定,市政機構受政府委託提供服務及諮詢意見,也要回顧《基本法》為何寫了這一條文,因未來市政機構不能成為一級地方政權,因只有一級地方政府。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