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襲澳 政府應變挨批 學社促公眾向特首問責

即時報道 天鴿襲澳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41630

時間:2017年08月31日 19:19

颱風「天鴿」肆虐本澳,造成10死數百人受傷,多區受到重創,社會損失慘重。政府在風災期間的應變能力備受批評,內港水患問題仍要等上數年才有望根治。新澳門學社指出,作為特區首長,從事前預警、電力供應、水患整治、防災救災、人事任用、緊急應變方面,行政長官崔世安皆具有最大的統籌、且責無旁貸的角色。認為政府向受災人士發放經濟補償只是最基本的責任,關鍵在於行政長官問責以及盡早執行改革方案,避免再出現下一個「天鴿」。

氣象局預警失責 馮瑞權請辭 蘇:不能姑息「祭旗文化」

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表示,氣象局在今次「天鴿」風災中完全喪失預警職責。自去年「妮妲」爭議後,氣象局未有兌現檢討掛風球制度的承諾。今次「天鴿」再次延誤颱風及風暴潮預警,誤導公眾低估災情。當水位突然暴升,直接造成商戶地舖及地下停車場多人遇難。批評氣象局再次人為失當,導致各個參與民防協調工作的部門難以配合,直接導致災後初期的混亂情形。

他亦指出,去年8月「妮妲」襲澳後,面對公眾要求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辭職的強烈呼聲,以及局內員工多次發公開信控訴管理不善,但卻在去年9月以「具合適的管理能力及專業經驗」獲續任一年。到今次風災後,馮瑞權以自願退休繼續享受長俸的方式請辭,廉署對其立案調查。認為崔世安須為其長期護短、背書而承擔更大的人事任用責任。學社將正式要求廉署對行政長官立案調查,斷不能姑息「祭旗文化」。

內港水患整治方案無影 批政府長年拖延執行

今次風災中受創最嚴重的區域莫過於內港、沙梨頭一帶的低窪地區。蘇嘉豪表示,崔世安上任近8年,一直未有兌現從根本整治水患的承諾,亦遲遲不肯設置預警廣播系統,更無視民間提出的改善方案。直到災後才急忙表達已向國務院上報「內港海滂防供防潮排澇總體規劃方案」,稱2018年下半年提交最終方案,擋潮閘更要等到2019年才動工。足證政府長年拖延執行治水方案,應為今次奪命缺堤負起全責。

「天鴿」襲澳期間,由於內地南方電網出現故障影響輸澳電力。蘇嘉豪認為,供電故障牽連供水及互聯網服務,反應電力、自來水、電訊設施等防災標準不足。事故亦源於政府高度依賴內地南方電網,未有積極增加本地產電比例,影響供電穩定性。他亦指,購電協議內容及價格標準成疑,進一步壓縮政府議價能力,損害透明度及成本效應。當發生重大停電事故,公用事業後備電源不足,足以危害社會安全。

預警警報系統、應對委形同虛設 防災救災統籌機制改革無期

蘇嘉豪續指,政府先後訂定「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及警報系統」及成立「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以應對突發嚴重災害事件,協調、指揮及監督各部門採取緊急處理措施。但他指,今次政府從無啟動警報系統,委員會角色消失。而「天鴿」襲澳翌日,市面滿目瘡痍,政府卻無宣佈停班停課,置市民的不便及安全風險於不顧。批評作為警報系統的啟動者及委員會主席,崔世安責無旁貸。

除了上述緊急預警機制形同虛設外,蘇嘉豪亦批評,政府缺乏興建地下停車場及大廈落地玻璃的嚴格安全標準,災後政府亦無健全的救災資訊發佈系統,尤其是在電視、電台、互聯網無法服務時的後備發佈系統。而在災後資源運用方面更是混亂,關鍵在於缺乏組織災區義工及相應工作的動員機制,導致民防體系瀕臨崩潰,前線救援及搶修人員、市民義工被迫疲於奔命。認為作為民防行動中心的最高負責人,崔世安應就其拙劣的指揮表現,結合上述多項失當,就風災事件引咎辭職。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