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世遺景觀保護近年備受社會關注。澳門國際研究所所長黎祖智認為,申遺成功後,落在政府身上的責任將會更重,希望當局可成功捍衛澳門的文化遺產。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會長譚志廣表示,世遺景觀受損將不利發展文化旅遊。「因為旅客對於景觀是一個很直接的感受,感受的過程中很多都阻礙了視線,在文化旅遊的過程中體會不了陸地與大海之間的關係。」
黎祖智:文化遺產是我們的身份
黎祖智於80年代的澳葡政府曾出任教育文化暨旅遊政務司,期間向當時的澳督建議設立澳門文化學會(文化局前身),並提出立法保護澳門建築遺產。他指,文化學會的設立是為了協調與保育有關的政策,及執行正確的決定,又憶述,早於八十年代,澳葡政府就開始向聯合國遞交建議書,為澳門申遺作準備。他表示,申遺成功後,落在政府身上的責任將會更重,但社會大眾及民間團體、文化組織的工作同樣重要,建議高等院校可推出更多以文化遺產為主題的課程及學術活動。
本澳過去不少歷史資料及研究皆以葡語書寫,但澳門教育中,大部分學校都不設葡語課,不少市民因而難以了解有關論述。黎祖智指,在90年代初,澳葡政府曾向立法會提議讓葡語成為本地必修或選修科,但遭到否決,而近年中國政府希望提升與葡語系國家的關係,並打造澳門成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合作平台,有關葡語教育的態度明顯轉變,他認為葡語教育將來會變得更廣泛。「澳門歷史教育也是一樣。為何有人要害怕歷史?!」
黎祖智又指,澳門長久以來的文化碰撞讓澳門變得獨特。「文化遺產值得保護,這是我們的身份,是我們的生活。澳門旅遊局用這特色向中國內地及海外推廣澳門。中國強烈支持澳門申遺,澳門很多人亦慶祝澳門成為世遺城市,可見他們為自己城市的獨特文化被認同而自豪。」
「文化局繼承了文化學會的所有責任。我希望他在捍衛澳門文化遺產的角色上得到全面成功。」
譚志廣:景觀受損不利文化旅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中心早前對於政府未能在2015年提交《歷史城區保護和管理計劃》表示遺憾,並促請政府於2018年12月前提交報告。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會長譚志廣表示,如果澳門世遺景觀受損,將來可能會影響到世遺報告的決定,又指,現時緩衝區對世遺景觀的保護並不足夠,認為應該配合城市規劃,尤其新區將來處理。「我們現在看到,橫琴和珠海的範圍將來都可能對世遺景觀構成威脅。世遺報告現時不關注,將來都可能關注,因為報告都要求澳門儘快處理澳門城市總體規劃。」
他又表示,景觀受損將來亦會對文化旅遊構成影響。「因為旅客對於景觀是一個很直接的感受,感受的過程中很多都阻礙了視線,在文化旅遊的過程中體會不了陸地與大海之間的關係。」
另外,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澳門國際研究所等多個機構及組織舉辦「兩岸三地文化旅遊青年論壇及工作坊」,期望加強地區內各地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經驗成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