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陸續爆出多個土地管理弊端,引起社會對土地問題的關注。直選議員陳明金在總結立法會第三會期工作時指出,廉署早前公佈益隆炮竹廠換地「以小搏大」90多倍面積,炮竹廠對面一小幅土地置換成「凱旋門」土地,叠石塘山百米高樓從11.6米大幅放高至100米,南灣湖CD區偷步放高,違反批給合同,連串土地問題引起社會嘩然。坊間質疑土地管理「亂哂籠」,促請政府交代土地批給、改用途、置換的來龍來脈。但面對社會對土地管理的種種質疑,政府卻避而不答,疑點重重。
他指,過去政府一系列的土地管理亂象,社會質疑政府黑箱作業,存在利益輸送,令居民對政府施政產生強烈的不信任。又指種種土地亂象的其中一個主因就是舊《土地法》中行政裁量權過大,為破壞山體、自然環境、公共景觀項目「大開綠燈」,批評為官者「不將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利用手中權利,為他人牟利,踐踏公共利益。」
陳明金認為,政府應揭開黑箱,將批地程序放在陽光下,才能消除居民的不信任。促請當局增加土地管理透明度,除了按照新《土地法》規定進行批給利用外,亦應建立公開的土地資料庫,完善地籍資訊網的資料。「只有讓權利運行在陽光下,透過公眾監督,才能有效規範行政裁量權,將不規範行為關到制度的籠子中。」
新《土地法》要修法? 陳明金:需社會共識
近期多幅閒置地的批給期限陸續屆滿,雖然政府多番強調會嚴格依法收地,但「地產黨」則紛紛要求政府修改《土地法》,勢要令閒置地「起死回生」,而官委議員唐曉晴亦向立法會提出《土地法》解釋性法案,企圖「撬鬆」土地法。陳明金認為,新《土地法》通過至今只有數年,是一部嚴謹的法律,修法需要取得社會共識。又不認同唐曉晴以緊急程序提釋法,因土地問題牽涉全社會的公共利益,應聽取社會意見再作決定。
8.8萬地債需「找數」施家倫:要讓社會清晰知道如何還
特首崔世安早前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透露,政府手中仍有6幅面積8.8萬平方米的地債要償還,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亦指,政府將會利用收回的閒置地「找數」,但會將閒置地優先用於公屋用途。直選議員施家倫認為,土地問題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但現時土地資訊的透明度仍然存在不足,政府要讓社會清晰知道如何償還地債,亦應公開更多資訊讓社會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