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將過去,今年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
如果有留意每年的施政報告,大概會發現文化部份今年好像沒有太多與過往不同的地方,當然,文化是長遠持續之事,好的措施應當持續進行,同時亦應積極檢討,把不足之處變得更好,向目標逐年靠近。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目標是什麼?有誰能為這個城市的未來,畫出一張讓大家看得明白、有憧憬的文化圖像?照理來說,施政報告就是要告訴人們這個文化圖像,每一項政策措施,都是從那完整圖像中分出來的一小塊拼圖,最終將可以砌出那幅完整圖像。
今年曾發生的文化大事,應為今年夏天社文司突然推出的「舊愛都酒店及新花園泳池再利用構想」。計劃用意為拆卸(或稱「改建」)原建築,改為包含演藝學院的青少年活動空間。構想一公佈,引發公眾議論紛紛。如果沒有記錯,這個項目並沒有出現在去年的施政報告當中,也就是說,這個項目是突然出現的,它並不是一項原來就在文化施政規劃當中的拼圖。
根據一點常理,任何一個文化設施及空間的規劃,都應有一段長時間的部署和準備,後面也應有一些根據實際需要的調查及數據分析,但這樣一個突然被定位為「青少年活動空間」的龐大文化設施,卻不屬原來文化施政中的計劃,那麼,這個改造計劃是從何而來的?為何突然出現?它的迫切性來自哪裡?
在此事件所引發的連串爭議之中,其中兩個現象最令人不安。
一為圍繞著愛都壁畫而出現的各種言論,如有人評為「低俗」、「下流」、「有傷風化」, 甚至有人說影響風水,對鄰近學校的小朋友等,這些突然出現的言論就像八卦新聞一樣此起彼伏。羅蘭巴特說一座建築物可以是一個不受限制的隱喻,它向一切時代、意義開放,它是一個記號。是的,沒錯,各種加在愛都壁畫之上的形容,正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不可理喻的瘋狂,文明的大倒退。這幅畫好好的存在了數十年,每天人來人往,相安無事,沒有人說過一句話。但突然一夜間,眾人卻就指著它大肆批判起來,以各種理由,指證它為不潔的罪惡之源。這是一種文化失常嗎?我並不奇怪有人會說出這樣的言論,但我不解的是,為何這些言論會突然出現?誰引發了這場爭辯?誰把矛頭指向了一個裸女,她礙著了誰?你可能以為我想得太多太遠了,但我的不安是有出處的。中國文革不說,就說二次大戰,那時納粹曾燒毀大批畫作,理由就是指它們「傷風敗俗」。今天是愛都壁畫的裸女,明天是什麼?當一個地方開始以批判文化作為政治工具時,我心寒了。
另一個現象就是,當關注保育的公眾開始策動【愛都X新花園 聯署行動】,望能發出公眾聲音,阻止政府拆毀有價值建築,而長官一方面說自己十分尊重公眾意見,同意有需要可以啟動文物評定程序,但同時間,長官又明確說出,愛都不值得保留,應該全面拆建,又指啟動文物評定程序會影響愛都再利用的進展,另一方面,更強調有很多校長都對此表示大力支持,說「社會大多數」都支持拆建,只有「少數人」不認同,要啟動文物評定程序。
難道這麼直白的台詞,我們還聽不出背後的意思來嗎?不斷把簽名公眾標籤為「少數人」,然後抬出「多數人」來為自己的做法保駕護航;此外,更可怕的是,長官竟公然把代表教育權威的校長拉進來為自己造勢、站台。什麼時候,教育成為了政治的宣傳工具?當然是有的,就是當面對強權政府的時候。
這樣的做法還有一個令人不安的呼之欲出的結論:只要是長官認為沒有價值的東西,就隨時可以拆,民間意見作用不大,就算有表達渠道和機制,政府也同樣可以調動大多數的民意來壓制。
今天拆「愛都」,明天拆哪裡?
由愛都爭議看到,未來文化發展很重要的兩大部份,就是文化空間規劃和文化普及的問題,沒有這兩大塊的長遠規劃,很多文化施政都只是徒勞。
文化沒有即食,也不是政績工程,事事都需從基礎做起,文化項目的確不需年年推陳出新,先聲奪人不重要,能持續發展才更重要,因為,文化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今年突然掩至的愛都事件,人們更加意識到,文物保育除了是一場空間權力的爭奪戰,還同時透視出全城文化失調──為何突然要建青年中心而不是其他同樣急切需求的文化場地?為何一定是愛都而不是其他更具條件的空間?當爭端出現,我們才發現,原來全盤的文化規劃是如此重要,其中,包括文化空間規劃與文化普及的工作,至為重要。
什麼地方最需要文化設施?
回歸十六年,社會資源不斷增加,然而,政府並沒有把這些財富使用在文化建設上,就算今年施政報告中的文化範疇,有關文化空間的規劃仍然著墨不多。十六年來,本地沒有增加過大型或中型的文化設施,以至無論視藝、演藝的場地都甚為缺乏,近幾年開始增加了圖書館、一些小型展館,還有今年年底剛開放的戀愛巷電影院,而舊法院的展覽場地和黑盒劇場,一開就馬上爆滿,使用率是全年常滿,可見其需求,然而舊法院的場地只是臨時性質,未來的劇場和新的展覽場地在哪?施政報告中只見到有一項「海事工房」的改建工程,不見提及更多相關規劃;而不久前曾出現在施政報告中的文學館,也不見了。
空間規劃除了關係到城市未來文化發展,同時也與城市文化普及更是息息相關,如何把文化設施放在最需要的居住場域之中,使文化能為不同社群發揮更大作用,才是空間規劃的要點。
該把劇場、音樂廳、演藝學院建在哪裡?這些問題都不是一人說了算的,而是因應城市中哪個地域更有需要,而把文化設施放在哪一個區域,它可以對該區起到什麼作用,這些都是要經過全面評估的。何者更為需要?這個才是重點。
為何演藝學院一定要建在愛都而不是筷子基、台山或?漢?那裡的兒童及青年人口更多,許多家庭未必能把子女送到塔石去上音樂課,為何不為他們想想?當長官聲稱要造福本地青少年,要讓青少年對著塔石廣場跳舞玩音樂,但長官也許忘記了,其實全澳門最需要青少年文化設施的是什麼地方?一定不是愛都。
北區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建設過新型的中、大型青少年文化設施,展覽館、電影院、演藝學院、兒童藝術教育場地、劇場、音樂廳,在這區是一個也沒有!就連該區的公園、圖書館也是規模細小,設施陳舊,根本不敷應用,還有其它體育設施雖然有但也十分不足,希望司長的善心可以惠及那些人口稠密的社區。在這些區域注入大型文化設施,不但可應付高密度社區中,青少年教育、文化、體育設施均不足的情形,還可為整個社區帶來鮮活的文化氣息,改善環境氛圍。
近年,社區圖書館的增加是令人欣喜的,尤其分佈遠至石排灣也在規劃當中了,不過,有關大型的中央圖書館,則似乎在施政報告中不見了影。
然而在其他方面,如博物館和視覺藝術方面,則仍然沒有在施政報告中看到任何讓這種文化設施進入社區的規劃。
文化普及遠未達標
回歸十六年,不但社會資源多了,教育資源也不斷增加,然而,文化藝術的教育卻仍然發展遲緩,學生對文化藝術的冷感和缺乏認知,仍是常態,這點是令人極為婉惜的。
在學校的藝術課程中,的確有不少改善,尤其在硬件上,不少資源好的學校設置視藝室音樂室等,有很好的空間和環境,學生可以接觸到多種創作媒材,也有不少比賽交流等機會。然而,藝術教育應是全面的教育,除了傳授技藝、搞些活動以外,還包括對一些藝術觀念的理解,對身邊正在發生的文化現象的分析等,藝術教育是一種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學校有多了解和重視文化藝術的教育,是很容易便測試到的事,就拿愛都事件為例,我們已看到一些學校對文化保育的態度,以及對文化事務的取態。
在缺乏全面的藝術教育的情況之下,學生對文化事務表現冷淡,是自然的,因為他們根本接觸不多,更缺乏討論、思辯的機會。然而文化事務是滲透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之中,對文化的理解和認知甚至深深影響著一個人價值觀的養成,這點亦是成長於澳門的小孩更需要的,然而這麼重要的教育,卻一直以來仍被視作閒科。
這就更不用提,有關當局每年要花多大力氣去不斷「推動」學生欣賞藝術節目,或者去推廣認識世遺(資料),其實不如從基礎的藝術教育開始做好,先讓小孩有多點文化底蘊。
一代一代的學生在成長,社會也更趨複雜,年青人面對的問題更多,在文化普及工作上,不進則退,持續很重要,向前推進更是重要,尤其推動基層學生的文化普及並不只是空間先行的問題,當然它與文化空間的規劃是環環相扣的,而更是教育理念先行,政策全面配合。
不會有很多亮眼數字,又看不到什麼實質成效的文化普及工作,自然是無法與煙花節、大巡遊等這些超級項目相比,資源更可能少得多。然而,那些只是一瞬即逝的「活動」,花再多力氣和金錢,效果再艷麗,也最多只是留下回憶,以及滿地垃圾。然而文化普及卻是面向未來、長遠的教育工作,將會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深遠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已浪費了太多時間,應及早為下一代準備好一服文化大補帖,希望能為他們帶來更清明的腦袋,更雪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