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西藏那曲的怒江,在中國雲南的西部綿延數百里。顧名思義,怒江確是一條時常怒吼的濁黃的江,不過非雨季的冬春季,便會變身為一條碧綠澄澈的美麗河流。沿著這條河的兩岸,都是連綿不斷的青山,山坡除了樹林,也有大片的農田,尤其是玉米田,而座座房屋就掩映其中,隔著車窗細看,幾乎每一座村落都有一個頂著十字架的教堂建築,印證了當年傳教士沿著怒江流域的足跡。
老姆登村就在怒江上游的一座山頭上,村里人口大多是怒族,也有一些傈僳族和獨龍族,這裡是今年「恩寧圖書室」計劃援建的一個目的地。
我們四個志工,郭郭、Hope、園園和我,搭乘十幾個小時的臥舖大巴來到山腳的匹河縣城,再搭當地的三輪小客車上山。正是濕淋淋的雨季,山間雲霧繚繞。盤著山路不停上升了一個小時,老姆登村彷如世外桃源般出現在我們眼前,山上的村子就對著一片雲裡青山。當地的傳統建築是叫做「千腳落地房」的竹編屋子,現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建了很多水泥房,卻和身邊的環境不是很協調。村中最顯眼的建築是教堂,也是附近信仰基督教的牧民們聚會禮拜的地方。和教會的幾個負責人走了一下僅有的幾棟建築,最終選定了大廚房的一角為我們圖書室的位置。因圖書室要交由教會管理,而且廚房一年使用不過幾次,這裡又是兒童主日的地方,所以環境只能將就一下了。看看我們怎樣化腐朽為神奇吧!
廚房地板因油煙的熏烤而油膩不堪,很容易滑倒,所以第一要務就是——洗地板!我們有當地人的幫忙,用掃把和洗衣粉,讓地板露出了原本的水泥面貌,踩上去也不再滑溜溜。再安裝好提前寄到的書架,擺放好網絡訂購的八箱書(正是去年在澳門認購的圖書,書單由兒童繪本專家劉揚所開),小小圖書室看起來很不賴。只是燈光十分昏暗,那就開窗請來自然光吧。
最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來——圖書室活動日。這一天是禮拜六,是當地兒童在教會聚會,學習傈僳文的日子。時值暑假,孩子特別多。在等著大家陸續到來的時間,孩子們可以自由閱讀,這些設計和內容都十分用心的繪本和童書顯然深受歡迎,看著他們讀得津津有味,旅途的一切苦都消散了。
孩子們最終來了五六十人,遠超過了預期,圖書室裡簡直人頭湧湧。先玩破冰遊戲吧。Hope是劇場的導演,她帶來了劇場遊戲跟大家玩,希望這些害羞的山里小孩們可以熟悉我們,放鬆心情。「恩寧圖書室」的創辦人郭郭是基督徒,教唱《愛我們的家》是每一個活動日必備的項目,音樂的語言不分民族,孩子們唱的很開心。接下來,到我和園園講故事。平日里,我並不擅長講故事,但沒想到小朋友們是如此投入,熱情的參與到14只老鼠一家在秋天採蘑菇的劇情裡。繪本里的那些形狀各異的菇菇們,也是他們在樹林、田野裡跟著大人們勞作時的常客吧!
在後來與當地老師的聊天中得知,當地小孩們雖然可以享受免費義務教育,但在學校都學習應試的知識,圖書館並沒有豐富的童書,甚至為了管理方便還會被鎖起來。所以想到我們的小小圖書室,可以讓這些偏鄉的孩子,在接受可樂、糖果的味蕾轟炸的時候,也能體驗到另一種樂趣——閱讀所帶來的心靈的樂趣,就覺得心裡堅定了起來。
自由繪畫時間到了,我們讓孩子們畫「我的家」。人太多,畫筆太少,儘管這樣,孩子們的畫裡有田野有動物,有山有云,給我們很大的驚喜。記得剛到老姆登的時候,我們望著對面山上的雲感嘆,男孩和純說:「如果皇冠山露出來,就更美了。」皇冠山就是群山中最高的那一座,形狀像一個皇冠,大多數時間都躲在雲裡。這裡的小孩,雖然沒有豐富的玩具,自然的美卻深深烙進了他們的心裡。他們看皇冠山消失又出現,在草地上打滾,採樹林裡的蘑菇,而這些正是城裡小孩缺失的部分。我們說是去援建,其實也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這些山水的支援。
活動的最後,我們帶著孩子們去撿垃圾。和中國其他很多剛剛開發的村子一樣,老姆登的小水溝、路邊草叢裡、各種縫隙,漸漸被零食的包裝、廢棄的塑膠瓶所佔據。愛我們的家,就從清潔我的家開始吧。孩子們的表現讓人感動,他們異常積極,爬高落低,不放過一點小碎屑。原本因身體處在叛逆的青春期,對我們淡淡的一個大男孩,放下手上剛買的一包零食,默默的抱起收集垃圾的大箱子,跟在隊伍中。我想,這短暫的時間,因為親身的體驗,也可以在他們心裡,留下些什麼罷。
撿完垃圾,孩子們陸續散去。還有幾個小孩和兒童主日的花老師留了下來,剛好讓Hope逮到機會開了個工作坊,用廢棄的塑膠包裝做成蘑菇、花朵、甲蟲。原來那一團團讓人只想快丟到垃圾桶的塑膠包裝紙,可以通過雙手的揉捏和紙膠帶的固定,變成那麼多栩栩如生的東西,感覺很神奇。花老師很認真的學了我們很多遊戲和手作的玩法,還準備了一個本子,以後要記錄孩子們的借還書情況。
在老姆登待了幾天,我們要離開了。對於這裡的孩子們來說,我們只是匆匆的過客,但希望我們留下的圖書室,可以長久陪伴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