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諮詢第2場 炮聲隆隆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19928

時間:2015年07月18日 23:23

11173403_870352859696553_859151671676507506_n

 

11015800_870352873029885_8808065359238878271_n

新城諮詢下午3點開波,一開場就有火花。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鄭明軒反駁建置商會代表:「容積率就等於效率?地唔起到最盡就話浪費?你都話要有彈性,新城又唔係淨得B區有地,點解淨係塞晒係一區?錢可以慢慢搵,起左就好難番轉頭!」

明軒

 

市民朱先生

有年青人批建置商會以經濟理由、發展理由要求放寬B區開發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11694161_870353196363186_3690638655170825956_n

青洲坊會陳鳳指主教山不是世遺,毋須考慮太多,主張新城B區住宅放高到35層、160米,同青洲社屋一樣高。

11054403_870358033029369_1735554159020384448_n

而市民梁先生即場舉牌再追「澳人澳地」,要求政府係新城給出承諾;公屋改策撥亂反正,「經屋為主,社屋為輔」才是澳門市民所需。 他又狠批前十年特區政府賤價批地300幾幅,現任政府放生閒置地,「閒置百幾幅,放生10幾幅!咁叫做有錢齊齊揾?還番啲地俾澳門人!」在場不少市民報以掌聲。

 

 

 

 

發言節錄: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鄭明軒:

剛剛有建築業界朋友提到彈性、效率、經濟發展,提到這些很欣慰。但在諮詢中要對數方面有清晰印象。第一,效率等於容積率?見敝率容積率是否效率的唯一檢驗標準?若果我們為了效率,損失了寶貴的旅遊資源、歷史景觀,當中利弊如何權衡?我們不能說土地不完全使用等於浪費。

第二,彈性,既然你已講明要有彈性,為何B區要用盡?除非你的土地都在那裡,否則ABCDE區可能彈性調整。我們也要研究,何者為莊?何者為閒?錢必須要賺,但有如吃飯一樣,每天有得吃,不是今天吃自助餐吃到滿肚腸肥,後續發展如何完全不理會。

大家都知道產業要多元化,看看以往經濟歷史發展浪潮,以前神香炮竹、加工轉口、旅遊博彩,每個浪潮都是數十年不等,但現在看到難得的世遺,或是旅遊資源,我們是否應希望它們的歷史週期長過其他經濟週期呢?現在神香炮竹已沒落,那麼為了發展經濟,而令這些歷史東西沒落,現在看來是否十分可笑?

即使興建了高樓,石屎可以用一百年,鋼構壽命更久,但因此而犧牲一些很有價且不只屬於澳門的東西,這樣的話我認為,錢可以慢慢賺,可持續發展才是重要。所以我認為應用一個謹慎的角度去看整個佈局,有些東西興建了就難以回頭。

若果你嫌填海填得少的話,日後又如何一步一步去?亦沒有人講過填海新城一次過可以滿足我們未來一百年的需求,我們要務實地去看,如何滿足、平衡各方需要。

故此我建議B區發展時,要謹重考慮週邊的平衡,若政法區由皇朝那邊搬回旅遊塔,政府部門不用放高,就可平衡雙方利益。

最後我想強調,彈性、效率不是以見敝率、容積率作唯一檢驗標準,我想建築商建豪宅,也不是塞滿就算,所以不要偷換概念。

女建築師:

一點建議,A區許多居住人口,交通是一個重要問題。若果能夠在規劃上,考慮興建行人輸送系統,例如機場那些,加速行走速度,那麼A區就能完全靠走路來生活、上班上學、運動等,對身體較健康。

如何吸引居民行走?我們可以計算到,A區由南至北約兩千二百多公尺左右,若一般人兩分鐘走一百公尺,約40至45分鐘,但若使用行人輸送系統,時間可以減一半,約20至25分鐘左右。若果步行系統設置在有綠化、有遮蓋的地方,每五十公尺斷開,我想會吸引到居民使用,亦可建造在中間綠廊部分。令居民可以舒適地上班上學。

CDE區一樣可以考慮,令跨區市民利用步行解決出行問題。因為以往澳門人很懶,十分鐘路程都要駕車。雖然夏天比較熱,但若綠化做得好,有樹蔭的話,市民不介意走路。因為現在等巴士、迫巴士都不是十分舒服,起碼等三、四個字,若走路可以解決問題,我想人們不會介意。

另外,第四通道方面,若政府急忙解決交通問題,可以在葡京興建隧道至D區,距離較第四通道短,交通亦最便捷。雖然澳氹大橋只可讓巴士的士走,但這是最短的橋。若果能在附近興建隧道的話,可以較快地解決問題。第四通道亦可延遲。

市民朱先生:

首先我想回應建置商會的發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B區規劃2000人,大家都知道會建豪宅,我想反建議建置商會,應向政府建議堅持實施澳人澳地、限價私樓,即時建100米、150米,大家都一定叫好。要保護西望洋景觀的人可能都「收咗一半皮」。

第二點,CD區我見有碼頭,與氹仔十分近,政府有否規劃發展水上活動?有的話會否與港務局、法務局溝通?法規是否能跟上?D區煙花區問題,在豪宅旁放煙花又是否適合呢?

最重要的是A區問題,A區人口多,在海邊興建高層大樓,是否會加深熱島效應?我想這是政府要考慮的問題,加上文本中沒有標示水流、風向,覺得十分粗疏。還有垃圾、污水處理及水浸問題,現時北區有中央收集系統,實驗性質,A區是否能做同類的處理?

建築師黃先生:

donation-ad

對新城規劃表示歡迎,但設計上可以多元化一點,增加美觀感及推動可持續發展,配合規劃上的環境保護。例如通風,設計通風走廊以緩解熱島效應。採光、綠化甚至地標視線。亦可以參考一下香港的指引,例如引入持續建築設計的元素,就可在樓宇面積上補貼。

澳門畢竟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不可以將大都會的概念複製,侷限設計,這樣可以緩和整體規劃的不足之處,亦可在整體城市天際線中做得較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