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馬會成敗興衰 馬評人胡應勤嘆本澳博彩元素漸趨單一

繼賽狗在本澳停賽後,本澳賽馬活動也從今年四月一日起正式從「東方拉斯維加斯」退場。此舉令不少馬主及馬迷傷心不已,而本澳資深的前評狗人兼評馬人胡應勤(章勤)也感到不勝唏噓。

回首往事,胡應勤感慨道,澳門這個賭城從過去擁有多元化博彩元素,包括賽狗、賽馬、回力球、白鴿票、揼波拿等,萎縮到現時以賭場為主,整體娛樂性相對單一。他直言,這對澳門整體發展並非好事。

當年在「燊哥」何鴻燊(左3)領軍下,帶一班老臣子入主馬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年在「燊哥」何鴻燊(左3)領軍下,帶一班老臣子入主馬會。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樓塌了

特區政府年初突然公佈,澳門賽馬會比原定期限提前十八年解除專營批給合約,並自四月一日起終止賽馬活動。馬會承諾依法妥善處理受影響的員工,並在明年(二〇二五)三月三十一日前把現有馬匹運往外地,而馬場所在土地及設施無償歸還政府。對於曾工作數十載的地方,胡應勤有著滿滿回憶,亦見盡風光與低潮。

胡應勤當年從在電台評述賽馬車開始,繼而參與評述賽狗和賽馬活動,乘著盛勢,他亦工作到二〇二二年,在七十二歲高齡才正式退休。

他憶述,當年澳門賽馬會在九十年代的中晚期相當鼎盛,投注額曾高達九千多萬接近一億元,最高峰時擁有1,200匹馬。不少香港馬主過來投資。直至最逆境時僅餘下二百匹馬。

回想過去,胡應勤稱,當年投注額直逼一億時,自己的月薪亦不過五千澳門元左右。高峰期一年約有90個賽馬日,除了馬匹「抖暑」,平均一個月有八至九個賽馬日。「平均有六千人入場,大時大節則過萬人入場。單日最多跑15場,一場14匹馬,排位日我全日駐守馬場。」

此相片是大約一九八六年狗會現場電視首播的日子,相中三個官方評述員:(左起)胡應勤、周仲屏,及已故評狗家陳佳。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相片是大約一九八六年狗會現場電視首播的日子,相中三個官方評述員:(左起)胡應勤、周仲屏,及已故評狗家陳佳。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曾任報紙職員
愛看賽狗 專職寫狗經、評賽馬

由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參與狗評工作,直到九十年代末轉向評論賽馬,胡應勤對過往歷歷在目、恍如昨天。

他憶述,當年賽狗風氣熾熱,風靡港澳市民,賽狗搖身成為當時最受喜愛的娛樂之一,尤其香港報紙若無賽狗版,幾乎難以生存。「我在本地報社工作時亦喜愛賽狗,每次賽事鮮有缺席,故對每條賽犬個性頗有認知。期間,(我)曾獲港報邀請撰寫狗經及報道賽狗事宜。」

其後,官方電視在跑狗場直播賽事,胡應勤便開始擔任評述員。直至一九八九年賽馬會開辦,他退出評狗行列轉向評論賽馬工作。

胡應勤(左2)與朋友一同「拉頭馬」。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胡應勤(左2)與朋友一同「拉頭馬」。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賽狗較單純 評馬須做足功課

賽狗、賽狗對大部分在澳生活的人而言是既陌生又熟悉。究竟這兩種工作對胡應勤而言有何挑戰?一講到評狗、評馬工作,胡應勤侃侃而談。

他直言,賽狗較單純,只需瞭解犬隻身體機能,如狗隻本身有沒有前竄速度、是否有足夠氣力跑每次的途程。例如短途賽可以應付,但中長途就不可以,這是跑狗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犬隻狀態,「我們在臨埸要觀察犬隻行圈的表現,如狗隻不時坐地,此表現反映疲累,那作賽時贏面就會打折扣了。凡此種種因素都是評狗人要累積經驗才懂得選擇投注。」

另一邊廂,評馬人在賽前則需要預測要點。至於如何預測,胡應勤表示,則要分析及參考馬匹的過往表現、訓練情況、騎師和練馬師的實力等因素。「根據這些資料以及其他相關因素來預測馬匹在比賽中的表現,並為投注者提供意見,幫助他們作更明智決定。然而,評馬人的意見僅供參考,投注人應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作出決策。」

胡應勤視賽馬為一項智力遊戲。

胡應勤視賽馬為一項智力遊戲。

疫情加速賽馬衰亡
博彩元素漸趨單一非好事

「其實講到賭,全世界都有人喜歡,特別是中國人,澳門馬場何以會結業?」胡應勤直指,全球經濟欠佳,加上經營不善,而近因則是三年疫情,種種因素令賽馬會加速衰亡。雖然較早前新加坡賽馬會亦宣佈準備在今年底停辦,惟兩者性質大不相同,新加坡政府主要目的是取回那幅地皮,非關經營問題。

由二〇一八年六月三十日賽狗活動結束,到今年三月三十一日賽馬結束,相隔不過七年。胡應勤亦不禁感慨本澳博彩元素漸趨單一,過去多姿多彩的博彩娛樂似一去不復返。「過去有回力球、賽馬車、賽狗、白鴿票、揼波拿(玩法同BINGO相似)、賽馬、賭波等活動。但之前取消了回力球、近年沒有賽狗,現在賽馬都要退場。」

他亦坦言,整體而言這種趨勢對澳門博彩業是件壞事,「沒有賽馬娛樂的元素,有部份馬迷,至少都四十歲開外的,現在都只在香港開個戶口,投注香港的彩池。」以前賽馬會除了服務愛賽馬人士,亦可以帶動周邊經濟,像賽馬日結束後馬迷會去吃宵夜、娛樂。每逢有賽事,不少外地紳商名流亦慕名而來,為本地區增加不少就業機會。

胡應勤又稱,惟自新冠肺炎封關後,為數不少的香港馬主不能來澳門,每個月都在蝕錢。雖然員工仍有工資,但不能辦賽事,不少人失去娛樂。

昔日紳商名流喜歡到澳門觀看賽馬,相中(左起)劉思仁(何鴻燊得力助手、香港亞洲小姐羅霖前老爺)、林百欣、「十姑娘」何婉琪和林百欣太太余寶珠喜相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昔日紳商名流喜歡到澳門觀看賽馬,相中(左起)劉思仁(何鴻燊得力助手、香港亞洲小姐羅霖前老爺)、林百欣、「十姑娘」何婉琪和林百欣太太余寶珠喜相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望助馬迷找到新樂趣

胡應勤認為,相較之下,賽馬是一種娛樂為主的博彩,一周只有兩至三日賽事,花費有限數目,一般賭馬的人士不會傾家蕩產。但賭場不一樣,日日都可以有人輸光。現在本澳已徹底失去賽馬,「買馬、買狗最簡單,沒有這個娛樂最痛苦。賽馬是鬥智的遊戲,有馬迷建議政府有沒有可能轉播其他地方的賽馬,照樣可以從中抽取賭收,更可以創造就業,解決馬迷的心癮。」

過去一直有同事向胡應勤請教賽狗與賽馬的最大差別,胡應勤曾用一個比喻:「賽狗就一隻畜牲,賽馬就有兩隻。」聽後,同事心領神會,亦看出自己對賽馬、賽狗深有研究,但亦明白「十賭九騙」的道理。

昔日不少香港名人也是澳門馬主,藝人曾志偉亦是其中一員。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昔日不少香港名人也是澳門馬主,藝人曾志偉亦是其中一員。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戲稱自己是「賭精」的胡應勤指,同樣是賭博,賭大小、百家樂與賭馬很不同。賭馬很講究學問,相聯的影響關係很多。他笑指:「賽馬最多古惑嘢,但我估到當中的因果就能贏。只要夠深度,可以看得通。」賽馬不純然是賭博,有古惑亦有趣味。「我從不入賭場,沒有把握,但賭馬不同。」

雖然在賽馬場見慣輸贏,但胡應勤始終認為,投注賽馬屬博彩性質,亦存在一定風險,投注者應該理性對待,避免過度賭博影響自身。「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參與賽狗、賽馬車及賽馬博彩活動,歷時逾五十載,過程當有輸有贏。但平地賽馬是我較有心得的一環,總結是有盈利。唯博彩無必勝,一切量力而為。」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