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或留澳工作  澳門青年的抉擇

133 全民返工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1004

時間:2024年05月26日 10:10

分別在澳及內地就讀的大學生胡逸田、廖浩翰,對職涯各有看法,也可從中看出澳門新一代學生求職趨勢。在澳就讀心理系的胡逸田希望日後可在澳門穩定發展事業,而在北京就讀資訊科系的廖浩翰,則看好內地市場為自己累積歷練、帶來成長的機會。正展望將來的兩人,分別向本媒分享畢業後的發展方向以及對澳的感受。
 
廖浩翰:內地科技產業較成熟
北上歷練迎挑戰

 
廖浩翰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三年級,專業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隸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與大部份澳門學生的成長背景稍有不同,由於家人在內地、澳門從商,故成長過程中有相當一段時間在內地生活。
 
在澳讀高中時,廖浩翰就決定未來要學習電腦科學,畢業後從事資訊行業。由於所讀高中以及身邊親友皆提供不少前往內地就學的輔導和市場發展資訊,他意識到內地的資訊產業發展或較為發達,如果自己能把握保送機會,到內地就讀一所聲譽良好的高校,或許可以在內地某些知名的科技大廠找到工作機會。未來若能在龍頭科技企業累積工作經驗,能提升實務專業能力之餘,也對發展職涯很有幫助。

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的廖浩翰認為,若能在內地的龍頭科技企業累積工作經驗,能提升實務專業能力之餘,也對發展職涯很有幫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的廖浩翰認為,若能在內地的龍頭科技企業累積工作經驗,能提升實務專業能力之餘,也對發展職涯很有幫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著眼於發展機會,廖浩翰亦自問是一個熱愛於遊歷、體驗生活的人,在北京讀書讓他多了機會遊歷華北。在選擇大學之際,廖浩翰成功申請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的信息學院就讀,大二分科時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相較於澳門數據及資訊科技產業還在新興發展的階段,內地市場這方面的發展已非常成熟,也有不少大規模且具世界水平的企業。廖浩翰相信,若能擠身龍頭企業,對個人職業發展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也能接觸到比較前沿和成熟的技術。當然,這意味著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失敗的風險亦不低。廖浩翰亦坦言,對此自己確實有所感受,但並不太擔心。
 
他續指,在經過大學期間的訓練後,對自己的能力有相當的信心;其次,對比內地學生,澳門學生在起步時已較有優勢,其能夠通過保送制度進入聲譽良好、具一定學術水平的高校;畢業後,本澳學生申請研究生課程亦同樣有優勢。一般大學生在畢業後申請研究生課程,期間把握機會進入企業實習、擠身內地市場。另亦因家庭的經濟資源充足,自己便有足夠的「底氣」去嘗試。
 
多數澳生計劃回澳
為求一份穩定工作

 
廖浩翰平常在與其他內地升大的澳門生交流中發現,原來與自己持有相同想法的同學很少,不少澳門學生頂多打算再讀一個碩士學位就返澳發展。

他指出,在內地求職不同於申請學位,要面對現實的市場機制,本澳學生並無「特別通道」。高級的工作職位競爭壓力大、失敗風險高,而中低級的工作職位的薪水和待遇都遜於澳門,加上經濟資源受限,不少同學在畢業後需要儘快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沒有「失敗的空間」。即使澳門對應的產業規模相對較小,未來工作崗位亦未必與所學專業相符,多數澳門學生仍傾向畢業後回澳求職。

一旦有閒餘時間,廖浩翰便在內地四處遊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旦有閒餘時間,廖浩翰便在內地四處遊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對澳有歸屬感
廖浩翰:先在內地累積經驗
再返澳建設

但若說到長期居住和發展,廖浩翰則希望最終能回到澳門,對澳門始終有歸屬感。若可累積在內地產業工作經驗,日後能夠協助澳門發展相關產業。

他認為,現時國內經濟發展減速,而競爭壓力未見減緩,許多大企業也在精簡人員。雖然難以估計未來的情況,但要在國內科技產業搶到安定的長期職位仍是非常困難的,自己暫時也只求在國內科技龍頭企業的工作經驗,始終希望最終能在澳安穩發展事業。

在澳成長的廖浩翰亦真心認為自己對澳有歸屬感,即便在內地,他亦經常關心其他來自澳門的學生。在任何自我介紹的場合亦以澳門人的身份自居。

至於要如何看待目前澳門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政策,廖浩翰的態度仍是比較現實。他認為,即使澳門投放的財政資源豐富,但一個產業的發展成功與否需要很多因素配合。

問及對社會上熱議的人才引進政策有何看法,廖浩翰則認為,每個政策都需要時間來考驗,目前未知其具體執行成效,確實有很大機會增加本澳的競爭壓力。但廖浩翰認為自己不過分擔心未來的挑戰,「擔心就都有啲,但都係嗰句,要學嘅都係要學,要做嘅都係要做。」
 
疫情看到心理健康至為重要
胡逸田:立志成為心理治療師

 
澳門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胡逸田即將結束學士班進入新的階段,她的目標便是想成為心理治療師。對於選讀心理系,胡逸田表示,一方面是出於個人興趣,另一方面是在疫情期間感受到社會氣氛的改變,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事實上,本澳社會對心理輔導、心理治療有需求,而這也促使自己期望日後成為心理治療師,在澳門從事相關工作。

土生土長的胡逸田認為自己與本地有深厚連結,畢業後首選留澳工作。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土生土長的胡逸田認為自己與本地有深厚連結,畢業後首選留澳工作。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高中畢業即將選擇大學那一年,新冠疫情正在內地爆發,包括胡逸田在內的部份高中應屆畢業生皆擔心,若到內地升學會因疫情影響自己生活和學習方式,例如網課、隔離等。因此,在澳土生土長的胡逸田亦減低了赴內地升學的意欲,而選擇留在本地讀大學。

她又認為,目前臨床心理學在澳門的發展仍未完全成熟,如澳門大學在今年才開設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相關的專業資格制度和註冊系統也是近年才成立。有別於鄰近地區如台灣、香港,本地社會對臨床心理學的認識和了解也較陌生,相關職位較少,觀望行業的發展前景可見挑戰與機會並存。
 
胡逸田又稱,近年社會和經濟變化波動較大,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增加壓力,也可見輕生事件數量上升。隨著政府和社會都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推動多元發展產業之中,心理健康亦包括在大健康在產業內。

對於本澳心理專業發展,她亦有信心政府或在未來將採取措施幫助行業發展。若心理健康問題得到重視,產業和專業制度會越來越成熟,或者相關職位相信在未來會有所增加,但一切都需要時間,亦存在不確定性。
 
胡逸田亦觀察到,若大部份就讀心理學的學生回流本澳就業,本澳現有相關職位數量或不夠滿足求職需求。另外,若心理治療師納入政府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內,或將增加行業內競爭壓力。現時班上的同學大多選擇靈活策略,同時尋求其他產業的職位。

胡逸田在澳土生土長,期望日後可投入專業成為心理治療師。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胡逸田在澳土生土長,期望日後可投入專業成為心理治療師。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優先考慮在澳就業
胡逸田:已有心理準備轉行

她亦坦言,自己已有心理準備,倘若日後找不到臨床心理師的工作或會考慮「轉行」,以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需要保持自身的靈活性以適應就業環境變遷。而胡逸田在大學期間就已經發展了網絡營銷作為副業,目前也持續地為她帶來穩定收入。

問及會否到大灣區就業,胡逸田則指,自己亦留意到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內地其他地區市場更大,或許能提供更多心理師的就業機會。不過,即便未必能從事心理治療的職業,目前自己還是優先考慮在澳就業。

另一方面,她指出,內地平均薪資與澳門亦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僅是在當地生活、維持開支,內地相關職業的薪資尚可。但在長期規劃如成家、創業等就稍為困難,內地薪資難積累的所需的經濟基礎。

在本地已有深厚連結
胡逸田:在澳先就業 再創業

胡逸田形容道,自己並不尋求挑戰,而是希望在碩士畢業後能夠儘快有一份穩定的事業,積累經濟基礎後再尋求創業,建立較自主的人生。

由於現時本澳相關專業制度要求,只有具對應碩士學歷者才能通過專業資格認證,故胡逸田亦必須繼續修讀碩士課程。

胡逸田坦言,自己在澳成長,在本地社會已有深厚連結,故希望能留澳長居並發展自己所長、在澳能實現長期規劃。即便擔心日後工作與專業不符,還是傾向留澳工作而不是北上發展。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