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書店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專訪大稻埕郭怡美書店經理人趙偉仁

126 字癒時代.讀自表態──澳港台獨立書店 紙本月刊

文:徐卉馨

網址:https://aamacau.com/?p=105918

時間:2023年10月28日 12:12

如果在大稻埕,一個人走進郭怡美書店,一回神便可能過了兩個小時。

台北大稻埕自十八世紀末,即為台灣的生活、貿易中心,主要街道迪化街上商行雲集。如今,歷史建築群雖經歷改建,仍保留著南北貨、中藥行等老店,許多咖啡店、酒吧等特色商家進駐。自街上乾貨、草藥氣味瀰漫的街廓,轉進郭怡美書店前,抬頭可見巴洛克式紅磚建築立面石刻字樣「郭怡美」。此處百年前是經營著海物產、雜糧生意的郭怡美商行,而「郭怡美書店」的微亮招牌則高高懸起,招徠遠處來客。

平日下午,店內有不少客人,以日文或粵語低聲交談,或蹲、或站、或走,瀏覽著圖書繪本。人們在目光移動之間,腳步也頗有停駐迴旋的寬綽,可以自由地探索。

郭怡美書店結構屬大稻埕街屋經典的二進屋。庭院深深,由前棟走經天井可來到後棟,高樓四層,可沿著斜長老樓梯拾級而上。店內空間保存木製歷史建築結構,結合書店各項功能,劃分五個區域:Bookshop、Cafe、Library、Showroom、Salon,各有主題:前棟一樓Bookshop以台灣在地書籍迎客;二樓Library則搜羅世界各國書籍,予人知識浩瀚之感;三樓Showroom藝術空間,有電影、戲劇、詩等書籍,也供舉辦活動講座;後棟一樓是Café,可以從手邊取本生活風格、旅遊書籍翻閱;二樓的Salon平時是兒童繪本區,也用於辦音樂表演。

趙偉仁提到,書的陳列方式是思考內容的關聯整合,做出一個個提供客人發掘尋覓的書架。

趙偉仁提到,書的陳列方式是思考內容的關聯整合,做出一個個提供客人發掘尋覓的書架。

書籍陳列 從讀者習慣出發

「書的陳列方式,就跟人關注事物的方式,從身邊開始擴展出去一樣。」郭怡美書店經理人趙偉仁(Willie),書店整體空間安排,對應著人類心靈攝取知識的層次結構,而個別書架的書籍陳列,不依照特定出版社、作者擺放,而是思考內容的關聯整合,做出一個個提供客人發掘尋覓的書架。來到二樓的美國書區時,趙偉仁介紹道,「假如讀了海明威,想知道當時美國背景,轉頭看背後那一架便是當時美國歷史、政治了。」

全店維持著三萬多本書量,以豐富的書種關照各樣購書需求的客人,同時發展獨特的陳列及選書策略。各個書區由團隊內各組人馬分別負責,以供來客慢慢探索。從選書陳列、空間設計到活動規劃,擁有一條鮮明軸線──以書為核心來創造體驗,趙偉仁說,「我會說那種體驗,就是重拾閱讀的樂趣。」

三樓保留下來的木製隔間。

三樓保留下來的木製隔間。

營造氛圍 讓讀書變成「想要」

「閱讀是一種習慣,要有樂趣,才能夠培養。」在店裡,人們可以找到自己舒服的閱讀的姿勢,店內有正坐、斜靠、躺著的座位,三樓「詩空間」佈置有如在被窩裡挑著夜燈讀詩集的小角落。

書店的臉書專頁,時常宣傳各項活動,如爵士音樂表演、自然書寫講座、地方創生展覽,給予顧客多樣的來店理由。「你要給人家一個理由。」趙偉仁說,「大稻埕人很多,但不是交通特別便利的地方,來大稻埕玩可能是週末,週間晚上有什麼特別目的來大稻埕?可以來郭怡美書店逛。」

來到郭怡美書店,當然可以專程尋書,但也可以不必自備書單,甚至不需理由,是一個下班後、假日時舒服漫遊或好奇探索的地方。「要我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找回閱讀的美好吧⋯⋯閱讀是一種習慣,要有開始、要有樂趣、才會買書,這是一個建立的過程。」趙偉仁說,「我們書店本身也並不是說,希望你來做什麼事,而是,你要在當中發現一些樂趣。這個體驗,就會讓書店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培養個人生活的閱讀習慣,郭怡美也思索建立閱讀社群的可能。趙偉仁說,「我們也在探索未來書店是什麼樣子?我們可能希望有更立體的東西。純閱讀就只是個人的事情,但他應該可以有社交的成分,串起來變閱讀的群體,不能讓書店太扁平,要立體化,來書店有畫展、有音樂會、有Salon,可以聽到人家在討論書,沐浴在知識的氛圍,會更想閱讀。」

「書店本身是出版業的下游 ,又是所有書籍販售的第一線。」趙偉仁自經營者角度指出產業面現況,影響台灣書店經營的主要因素是經濟,自己第一要務是維持書店的存活。

若想多人閱讀 先讓書店生存

二〇二二年底,郭怡美書店開張時,正值台灣疫情趨緩,百業復甦,但是,出版業仍處於長期低谷──近十年來,台灣書籍出版業銷售額從高峰三百六十億元新台幣(下同),在二〇二二年時下跌至一百八十億元。越來越少人購書,對書店業者而言絕非新聞,趙偉仁也指出,出版業早就如紅到不行的紅海市場、競爭激烈,「當然,我自己相信它(出版業銷售額)一定有個底,比如可能一百億?會有一個最低的需求在。」

環境艱難,人們不斷聽聞老書店熄燈消息。但是,在書店創辦人郭重興的規劃中,郭怡美書店卻是一家「一定會開」的書店。因緣際會下,店址所在其實就是他祖父的起家厝。郭重興為台灣重要的出版人,二〇〇〇年成立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至今旗下擁有四十多個出版品牌,在郭怡美書店開張之際,他曾許願未來要在台灣要開一百家書店的理想。「簡單來說,他(郭重興)的理念就是:開越多書店,就吸引越多人看書;若越少書店,就越少人看書。」趙偉仁說,「當閱讀人口在縮減的時候,其實某種程度上,開書店一方面就是要開拓新的閱讀人口。」

大型陳列空間同時是講座空間,具有機動性。

大型陳列空間同時是講座空間,具有機動性。

在拓展與閱讀有關的所有理想,前提是書店先活得下來。 擁有旅宿餐飲業經驗的趙偉仁分析出版產業變化時指出,應以現代社會閱讀習慣變遷來思考書店經營模式,而非以「每個人都要讀書的角度」來做書店。趙偉仁認為,誠然,閱讀紙本書並非必需品,但仍具獨特性──是人們有脈絡、系統性地吸收知識,並且專注地思考的一種方式,書店就有其存在的理由。

即使經濟是現實中的巨大難題,台灣許多書店仍持續嘗試不同生存方式,呈現充滿多樣性的風景。趙偉仁說明,書店規模可以按照書量與空間分配來觀察,多數獨立書店由一到兩人團隊經營,可能有著政治、議題的鮮明主題,也可能是深耕在地社區的街角書店,反映著店主的經營理念,吸引各自不同需求的讀者客群,但書的數量及類型也較少。在另一端,大型書店書量夠多、分類簡明,團隊與來客數量大,雖有大型資本支撐,但也面臨經營結構的限制和市場的風險。

郭怡美定位為中型書店,期待能夠兼顧到服務更多讀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經營模式的靈活彈性。趙偉仁再點出,郭怡美書店中型規模的團隊配置以及未來開店規劃,也期待能夠扮演培養書店人才的長期角色,「對人才來說,會看報酬、會看有沒有成長的空間?人才需要培育。」趙偉仁說,如此持續吸引人來投入書店產業,是重要的,「因為,我們要一直開書店啊。」

趙偉仁認為,書的陳列方式,就跟人關注事物的方式,從身邊開始擴展出去一樣。

趙偉仁認為,書的陳列方式,就跟人關注事物的方式,從身邊開始擴展出去一樣。

回歸書店本質:所有與書有關

當我們在談論「獨立書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獨立書店一詞並無定義,更傾向一種經營者具獨特性格的文化主張及實作行動,並投射多種閱讀與生活想像的場所。一般而言,獨立書店所指涉的,在經營理念上反映特定知識品味,或者強調在地社區與公共領域的關聯,也相應發展出更多元的商業模式,多為小型資本、小型規模、非連鎖品牌的經營方式。

在台灣,獨立書店一詞從二〇一〇年開始逐漸浮現到大眾視野,至今孕育出多元的書店風景,卻也面臨閱讀人口減少的經營困境,郭怡美書店從思索閱讀的純粹本質起步,體現為更多讀者帶來美好閱讀體驗,同時培養書店人才的經營方案,便是期待未來逐步構築一個更多人喜愛閱讀的社會。

「台灣其實沒有很嚴格對於書店的定義,什麼叫獨立書店?其實是沒有定義。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每個人對獨立書店有個想像,對大小有個想像。」趙偉仁也說, 「但是,我們會想書店的定義是什麼?賣書收入超過營收五成嗎?」趙偉仁說到,人們常討論書店的精神,但其定義也是游移變動的。「對郭怡美而言,希望一切要回到以賣書為核心,所有的活動規劃包圍書,才會有下一間書店,大家才會感受到,我們對書是認真的 。」

只要能在整體銷售趨勢上看到成長,就有希望可以繼續做。趙偉仁又提及,有趣的是書店的銷量並非集中在暢銷書、長銷書。「對很多人來説,他(讀者)來這邊本來就不是為了找暢銷書。他來,就是看他平常沒注意到的書 。」

趙偉仁進一步說明,讀者們所購買的書種多樣性高,大多數書可能都賣一、兩本,「假設總共賣五十本書,那大概就是四十八種書。」這或許是因為,書店創造了許多人與許多書,彼此相遇的隨機性,使得人與書之間的關係、書店本身的樣貌,也蘊含更多可能性。

問及郭怡美書店打造的感覺就像一間精神時光屋嗎?趙偉仁笑說,這也很好,「你去逛書店,發現一些你不知道的書,你在那邊讀書,覺得很開心,那個就是樂趣,它不是一種祈求回報的東西。」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