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失的文化遺產

115 消失中的文遺 紙本月刊

文:論盡媒體

網址:https://aamacau.com/?p=96000

時間:2022年11月29日 11:11

本澳開埠至今數百年,文化與歷史日積月累,文化遺產更是在小城中隨處可見。而在二〇〇五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核、批准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更是中國境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

然而,隨著本澳都市化及商業化的發展,令理應受到法律保護的文遺遭受損毀甚至破壞。更諷刺的是理應最大力度保護本澳各項文化遺產的特區政府,更被指助長不尊重、破壞文遺的風氣,更甚者成為直接帶頭破壞者。

「爛尾樓」若維持現高將大大破壞東望洋燈塔的景觀。

「爛尾樓」若維持現高將大大破壞東望洋燈塔的景觀。

特區政府曾誇下海口,多次揚言澳門要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本澳文遺應被視為最好的切入點,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澳。惟當局卻被批嚴重漠視民意,利益放在首位,過去數年大肆破壞前人留下的「遺產」。

可笑的是,當局一邊破壞文遺,一邊想申報世界遺產。早前文化局表示,特區政府連同多個國內城市一起籌辦「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遺工作。然而,其中於二〇一九年已經納入「海絲」申遺擬定史跡點的加思欄舊城牆遺址在早前因山泥傾瀉嚴重受損。其後,當局並未見全力修復,而是拆除部分受損城牆,計劃仿造。

加思欄古城牆遺址部分被拆
還能為「海絲」史跡點?

今年六月初的一場暴雨引發的山泥傾瀉,令加思欄舊城牆遺址受損,原僅餘五十米的古城牆有十八米受損,甚至部分完全倒塌,更波及到鄰近的民居。其後,當局決定再拆除約十米城牆,「自毀」屹立超過三世紀的古城牆,更遑論當局決定拆除的是受《文化遺產保護法》(下稱文遺法)保護的「法定紀念物」。

據文遺法,被評定的「紀念物」拆除須由行政長官以批示核准。惟當局是次該以《行政程序法典》第三條「合法性原則」,「緊急避險」為由拆掉該十米古城牆。當局的處理手法被批開創先河,而其中的合法性則備受質疑,更讓市民擔憂當局日後繼續以「緊急避險」為由拆除文物。

加思欄城牆部分倒塌後,當局決定再拆除部分城牆。

加思欄城牆部分倒塌後,當局決定再拆除部分城牆。

自十七世紀興建的古城牆遺址,為抵禦荷蘭入侵本澳。經歷多年風雨屹立至今,卻因一場暴雨而突然倒塌,不禁讓人聯想到倒塌與城牆上方的傳染病專科大樓以及下方的私人地盤同時大興土木有關。當局委託土木工程實驗室調查有關城牆倒塌的報告摘要亦證實,專科大樓及私人地盤同期施工,影響該砌石護土牆結構,引發城牆倒塌事故。報告亦證實「事故是因當局對文物的監察不足所致」。

該調查摘要中指出,私人地盤的監測點安裝位置集中在古城牆牆體頂部、鄰近的嘉安閣及金麗閣的結構上以及基坑頂部,僅能反映該地盤的基坑開挖情況,未能有效監測古城牆牆體的穩定性,且監測頻率較低。而專科大樓工程展開前亦未對古城牆的穩定性及完整性作深入的調查及評估,也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以及妥善的雨水收集及排放措施,必須指出的是其中一個會導致山泥傾瀉的原因便是排水未有做好。

事發後,當局不單只未加固或全力修復,更主動拆除十米,再稱以原工藝修復。然而,保存古蹟的真實性是保護文物的一大原則,新造物無法代替原古蹟所承載的歷史訊息,不幸的是當局今次選擇了主動放棄保護具歷史意義的城牆。

東望洋燈塔被高樓所包
遠方歸人還能望到?

澳門作「海絲」的重要中轉站,過去來往貨船數之多可想而知,而座落在澳門半島東望洋山(松山)的東望洋燈塔,無論為歸來或路經的船隻導航、照明。然而,時移世易,這座遠東最古老的海岸燈塔作用亦日漸式微,惟其於本地人的意義卻未曾減退。

東望洋燈塔於一八六五年九月廿四日建成啟用。於一八七四年燈塔因風暴受損,重修後於一九一〇年六月廿九日重新啟用,一直至今。過往,市民可從城中不同地點望到這座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然而,這種熟悉的景觀卻漸漸被城中超高樓遮擋,當中新口岸尤其皇朝與燈塔的山海視線,已被山腳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的高樓切斷。另一邊廂,被指破壞燈塔景觀的東望洋超高樓項目(俗稱「爛尾樓」)爭議多年仍未解決,燈塔與塔石一帶景觀視線能否保得住,仍是未知之數。

東望洋超高樓項目位於東望洋斜巷18至20號地段,因其高度破壞燈塔景觀而在十多年前被特區政府叫停,其後亦因無法與政府協議而「爛尾」十多年。

直至在今年六月,文化局表示,「爛尾樓」可維持現有的高度即81.32米下,立面改為玻璃設計,儘量與周邊環境協調即可,又指呈交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下稱世遺中心),而世遺中心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消息一出,社會上反對的聲浪湧現,尤其「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下稱,關注組)並不接受當局的計劃以及解決「方法」,認為是不符合當年教科文組織對保護東望洋燈塔的建築高度要求。

關注組發言人陳德勝指,教科文組織早於二〇一八年回覆關注組的查詢時就已表明,關注東望洋燈塔周邊的景觀保護及樓宇高度,並要求政府完善東望洋燈塔360度景觀的保護。他又批評當局的行為無異打倒昨日的自己,且外部換成玻璃設計,也絕非世遺中心所要求的,建築縮小、減高、無阻礙視線的建築物。

近期,關注組已兩度就「爛尾樓」事件,再次去信世遺中心,有關信函近日已獲世遺中心回覆:「已注意到有關東望洋燈塔的情況,會持續和締約國中國繼續跟進有關問題,並將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四十五屆會議上進行審查。」

當年東望洋四周出現超高樓項目,民間直批破壞東望洋燈塔景觀,事件更直達到世遺中心,是故當時的特區政府惟有對東望洋周邊建築作出限高,時任特首何厚鏵作出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限高批示),規定了東望洋四邊區域的建築須按批示的限高而建。其後,「爛尾樓」的發展商被要求須跟批示的限高——52.5米來發展該地段,其時項目已建有81.32米。

然而,當局卻聲稱「爛尾樓」可維持81.32米,在未廢除上述批示的情況下,當局是以甚麼理由,合法地維持其高度,對此,當局至今未有作出過任何回應。

由漁人碼頭望向東望洋燈塔。

由漁人碼頭望向東望洋燈塔。

「山、海、城」景觀遭破壞
獨特、熟悉的城市景觀只能回憶?

「山、海、城」的景觀構建澳門獨特之處,承載城市歷史及回憶。然而,市民熟悉、隨處可見的「山、海、城」景觀慘變只能從某地點才能實現的「視覺走廊」。曾為港口城市的澳門,南灣和西望洋山曾是船隻歸來望到的第一風景,這優美的「山、海、城」景觀卻因南灣湖C、D區的地段的發展變得岌岌可危。

南灣湖C1至C4地段將興建法院和檢察院設施,當局將相關地段的限高放寬至海拔50.8米,雖不少意見認為有關地段若興建至50米,將影響主教山望向大橋的景觀,破壞了這片珍貴的「山、海、城」景觀。

當局在在二〇二〇年公佈C1至C4地段的規劃草案,當時社會的聲音一面倒地反對當局調整限高,更有團體發起「搶救西望洋」行動。當局強行發出相關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至今年年初,當局再次公示該地段的規圖草案,但並不代表當局突然「轉軚」。

當局在今年初再次公示南灣湖C1至C4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草案,僅因為其需要新增連通南北兩幢建築物的地庫停車場的車道。此於有關其他的限制基本上沒有什麼分別,更遑想限高會作出改變,亦可想像是次的規圖在城規會上也「順利」通過。至於法院方面,一直未有有相關事宜公開表態,惟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於去年及今年的司法年度開幕致詞時均提及法院設施以及空間將持續增多,但有媒體於今年的司法年度開幕時就有關問題向岑浩輝提出訪問請求,但卻遭到婉拒。

相關地段的工程分兩期,首階段為大樓的基礎及地庫,當局亦已經以「詢價」招標方式作出批給。本年十月,據公建局網站顯示,初級法院大樓首期基礎及地庫工程已批給,由成龍工有限公司中標,項目佔地面積 6,2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 5.7萬平方米,樓高八層及地庫四層,並表示與現時的初級法院刑事大樓的高度一樣。

初級法院項目最後是否如同現時的初級法院刑事大樓的高度一樣,相信只有在工程完工之後才能有答案。若一開始已計劃與刑事大樓高度一致,為何當局不一開始就放棄逾50米的限高,好讓公眾知悉當局並非漠視民意,或是當局為日後「增高」的空間而留有的一手?

雖然在社會要求下,南灣湖C1-C4地段初院大樓的高度較初計劃是稍降低,但從應通透的視覺走廊的效果而言,這個高度仍不理想。

雖然在社會要求下,南灣湖C1-C4地段初院大樓的高度較初計劃是稍降低,但從應通透的視覺走廊的效果而言,這個高度仍不理想。

古樹見證中西文化交流
消失了無痕?

事實上,除了「海絲」申遺所擬定史跡點見證中西文化交流,城中古樹,尤其假菩提古樹亦呈現澳門在這交流中所起的橋樑作用。然而,氹仔卓家村的十棵百年假菩提古樹則「樹途多舛」。

今年三月工務局在城規會上提出氹仔卓家村地段因涉及「氹北規劃」中建議開闢交通主幹道,或需移植村內這些古樹,惟有關方案提出後即備受批評,當中在場的市政署代表更是即場反對移樹方案。

從該次會議可得知工務局在事前根本未有徵得文化局和市政署意見下,單方面認為移植十棵古樹可行。

而作為文遺法的主要執行部門的文化局,從未主動回應有關的爭議,直至有團體請願,才「踢一下,郁一下」。對古樹問題「責無旁貸」的文化局屢次未有盡其職責,又話會尊重市政署的建議。對於古樹話題避而不談,有關的做法被批「卸膊」,且未有對文遺法下,《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中的古樹作出更多的保護。

根據文遺法,古樹名木是指因樹齡逾一百年、樹種珍貴、樹形奇特、稀有或具特殊的歷史或文化意義而列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樹木。具有法定管理古樹的市政署亦認為,古樹名木除了固有的生態功能外,更是澳門歷史進程的見證,是城市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綜合載體。古樹亦承載着本地市民的集體回憶,以至風俗文化、氣候、植被演替等資訊。明顯地,並非每個政府部門都懂得古樹珍貴。

《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於二〇一六年推出,至今亦經歷多次的更新。惟期間經歷過「天鴿」、「山竹」、「海高斯」颱風襲擊,上述三次颱風令廿六株古樹倒塌。另外,在當局的監察中亦不斷發現有古樹染病、枯萎、移除。

據市政署資料,今年已有四株古樹枯萎或被移除,當中包括青洲山上的其中一株翻白葉古樹、得勝花園一株異葉南洋杉古樹等。是故,至今有被登錄於《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的古樹餘下六百一十二株。

有山、海、城、古樹與歷史的澳門還能不吸引?

澳門雖為彈丸之地,城中的山、海、古樹、中西交流種種古跡成就本地的獨特性,讓澳門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對這此等寶貴的文遺,行政當局卻一而再、再而三在涉及文遺保育爭議上選擇讓步,甚至被指主動帶頭破壞,這亦反映出當局在文遺保護工作上的缺失。

文遺是見證城市的歷史,記載了前人的生活痕跡,構成了每個城市的獨特性,亦證明了我們是這小城中的一份子。

文遺於本地人,如同空氣般習慣,轉角便見到被列為世遺的的歷史建築,廣場和街道。當局在介紹「澳門歷史城區」如是說:「⋯⋯見證了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碰撞與對話,印證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及其開放與包容,以及中西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不僅是澳門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更是人類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

的確,作為這小城中的持份者,應盡全力去保護、傳承這獨一無二的澳門,讓前人種的樹,可讓我們乃至後人乘涼。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