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產業園有澳員工疑遭無故減津貼卻投訴無門 澳投公司:按章程及內地法律處理

審計署於2020年公佈審計報告,批評澳投公司屬下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種種問題,未能確保公帑使用。(資料相片)

早前有聽眾向澳門電台的時事節目反映,有多名受聘於政府出資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醫藥產業園)以及其子公司粵澳藥業有限公司的本地員工懷疑遭無故扣減一千元人民幣(下同)的「地區津貼」,但投訴無門。究其原因,一來是本地勞工局不會受理這類投訴,二來若在內地作出投訴身份必曝光,因這類投訴內地須實名。

就有關事件,本媒曾向經財司司長辦公室查詢,但該辦公室便要求兩公司所隸屬的母公司——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投公司)回覆本媒。澳投公司在回覆中既沒有確認或否認事件,全文如下:「關於貴報早前查詢有關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及粵澳藥業有限公司本地員工就津貼事宜之查詢,經瞭解後,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是按照該公司章程決策和營運,同時亦按所在地法律處理問題。感謝貴報一直對產業園的關注,如有任何問題,敬請聯絡。」

澳投公司

本媒亦問及若澳人在橫琴深合區在工作時受到不公平待遇、或遭剝削,澳門當局有何機制處理時,經財司司長辦公室以及澳投公司亦都沒有回應。

據了解,該批澳門員工自去年八月開始加了一千元「地區津貼」,但到十二月份便停止給付相關的津貼,其質疑公司無理停發新加津貼,並要求資方交代理由。整班被扣薪的員工都感「好無助」,一方面公司強調「扣薪符合程序」,另一方面員工可以做的事不多,基於受僱企業有政府背景、敏感,在內地投訴須實名。以往曾有澳門員工因休假問題而要求補償,但遭資方拒絕;其後,員工向本澳勞工局投訴,但遭局方以「內地公司為由」拒絕受理。就今次無理扣薪事件,有員工亦認為勞工局會同樣理由拒絕受理故沒有作出有關投訴。

本媒亦問及查詢今次減津貼是否有高層也同時減薪、以及減多少等問題,澳投公司則沒有並有回應。

中醫藥產業園及粵澳藥業有限公司分別為澳投公司的子公司及孫公司,而澳投為公司特區政府全資持有。本年五月,澳投公司錄得的註冊資金為97.85億澳門元。審計署過去兩年公佈審計兩份報告,指出澳投公司在管理上、運用公帑方面種種敝端。

基層澳門員工離職一半 「地區津貼」一千元挽留「遮醜布」

據有關消息,公司突然加一千元「地區津貼」,皆因公司近年出現本地員工「離職潮」,而公司則有「社會責任」協助本地人多元就業,故公司以想以加錢挽留本地員工以保存「遮醜布」。政府曾表示在2020年內不再對澳投公司注資後,產業園內的員工便凍薪,直至去年已走了七名澳門員工,但澳門員工包括領導層亦總共不過廿名。在政府宣佈停注資後,來自澳門的基層幾乎走了一半。

澳門員工薪金由底薪及地區津貼構成,據消息稱,即使同為澳門地區津貼,金額亦因職位不同而有所區別。而當時公司人事部稱,因為走得太多澳門人,公司實在太大壓力,又承諾會爭取加薪。而當時通過加津貼行政程序被形容「快到好誇張」、「奇怪」。有關員工都簽了有關加津貼的通知書,而到去年十一月公司人事部突然又與澳門員工講,政府人員「凍薪」、政府「唔俾、唔批」事隔數月,突然「話扣就扣,一聲就搞掂,完全唔同以往的行政手法」。

據了解,就減津貼事件,有關員工希望公司依法辦事,須有公佈決定的有關文件或通告、解釋事件來由以及後續處理情況。「錢唔係問題,但拎住政府錢去做嘢,一定要合法律法規。」

以公帑打著為本澳經濟、就業多元口號 結果僱用本地員少、無前路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一直向中醫藥產業園投入公帑以發展中醫藥,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協助本地人就業。而然,據消息指,受僱用於中醫藥產業園的澳門員工人數極少,且沒有發展前景。

據了解,有些離職員工返澳後便再投身博彩業,有員工則希望大健康有關產業有發展便繼續留低。

以公帑運作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持多間子公司及孫公司。(來源: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

本媒亦向當局查詢現時兩間公司的本地以及內地員工人數,惟經財司司長辦公室以及澳投公司均沒有回應。

特區政府近年一直推動本地人到大灣區發展事業,尤其在橫琴深合區成立,更是一頭熱。然而,當受僱於以公帑運作的中醫藥產業園的本地員工在懷疑遭受不合理對待時,仍難有渠道作出申訴,可想而知其他受僱於私人的企業的澳門人,在遭受不合理待遭,恐怕有關求助渠道只會更少。

因應兩地在合作日漸緊密,如何在法制上保障本地人北上就業所涉及的權益,當局應當深思。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