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總看香港的摩登建築

看完這本 《迷失的摩登》 ,感覺意猶末盡。每個城市都有一本這樣的建築之書吧,把城市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美好創意和設計,與城市的關係一一書寫記錄,留下時代的印證。「建築探討的不只是風格與美感,更是當代社會文化的縮影與歷史痕跡。」建築藝術的品味與美感背後也呈現一個時代的價值追求,文化的包容與成熟程度,一個地方人文素養,可以說,建築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

《迷失的摩登》這本書呈現的,正是戰後五十至七十年代在香港開始出現的現代主義建築。

《迷失的摩登》這本書呈現的,正是戰後五十至七十年代在香港開始出現的現代主義建築。

《迷失的摩登》這本書呈現的,正是戰後五十至七十年代在香港開始出現的現代主義建築,這段時期同時也是港澳地區戰後城市發展的初期,現代主義建築正是其中主要標誌。書中提及五十年代香港開始出現第一代公共房屋,並推出免費教育,擴充醫療服務等民生基建設施。同一時間,澳門在五十年代,也是城市開始發展基建的時代。根據一份一九五O年九月三日的葡文教區報紙《號角Clarim》中記載了戰後葡萄牙政府自一九四七至一九五O年由澳督柯維納(Albano Rodrigues de Oliveira )就任的三年時間裡,工務局所大舉進行的建設工程,專題報導題為”Três anos de Governo – três anos de actividade produtiva”(三年政府-三年生產活動),報導中稱這三年城市復甦為戰後的”Período áureo”(黃金時期)。

澳門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則最早出現在三、四十年代,平面幾何式的結構和不帶任何裝飾的外觀開始出現在本地的公共建築之上,如商業學校和何東中葡學校。當時,把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帶到澳門的是葡萄牙工程師施約翰(João Canavarro Nolasco)。他於1936至1950年在澳門工作,國際大酒店就是他的作品。建築工程歷時三年,一九四一年三月九日落成開幕,為澳門四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現代主義建築,酒店占地342平方米,共九層,是當時澳門最宏偉的建築。

在書中提及的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這段時期的建築,有着城市早期發展的朝氣和初始者的銳氣,既延伸二十世紀初自裝飾藝術、新古典主義藝術、新藝術(Art Nouveau) 等而來的一些設計美感,也有著許多前衛風格和大膽創意,影響這段時期的建築風格包括:粗獷主義、草原學派(Prairie School)等當時前衛的建築風格,還有包括使用不同的建材,如天然的石材、磚和木等,即使在物資不那麼富裕的年代,建築設計師只是能運用紙皮石、水磨石、通花磚、混凝土、水泥批盪等簡單便宜的建材,也能造出優雅和富於美感品味的設計,這些都是在後來已經變得千篇一律的現代和後現代建築中逐漸失去的神采。

因此,這段時期的建築變得特別迷人,有着一種今日看來摩登復古的格調,同時也有着開創者勇於創新的精神。全書細細剖析這一批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色和文化價值,他們並非只是純粹有着功能性的建築,當然功能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要點,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着嚴謹的美學考量。

 《迷失的摩登》 。

《迷失的摩登》 。

讀著建築師及當時主事者(無論私人企業或是政府工務局)在背後的無限用心,就等於翻看一個城市由一片荒蕪而演變至興旺蓬勃的過程,當中既有讚嘆,也有着無限感慨。其中有關興建於1968年,位於九龍塘的香港電台廣播大廈的一章中,作者盛讚這棟大樓充滿摩登前衛氣息,在建築預算十分有限,沒有任何奢華的設計和建材情況下,仍然做出獨特的設計風格,使這座大樓成為能代表香港傳播事業的標誌性建築。

「摩登的香港電台廣播大樓若果走進歷史,亦代表著港台的前衛自由正式退場。大時代之下香港,舊事物被迅速洗去。消失的除了是建築的實物,還有背後的時代氣息。」(2.2 廣播大廈 實用與前衛兼容 p.65)

建築與時代,正是如此的緊扣又相互印證。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