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摩登》 。
回頭總看香港的摩登建築 2022年03月11日|文:黑黑

看完這本 《迷失的摩登》 ,感覺意猶末盡。每個城市都有一本這樣的建築之書吧,把城市發展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美好創意和設計,與城市的關係一一書寫記錄,留下時代的印證。「建築探討的不只是風格與美感⋯

《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
非我族裔真非我? 2022年03月11日|文:Heron

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是國際城市,各種族國籍的人士因各族匯聚香江似乎是理所當然。但這因果關係又好像並非事實的全部。畢竟是因為有多個種族國籍的人士來到香港,為這地方貢獻,香港才得以成為國際大都會。香港⋯

自去年一月一日起,《境外非政府組織(INGO)境內活動管理法》亦在中國正式生效,境外NGO開始受到法律條文的嚴密監管。(Photo by Evan Brockett on Unsplash)
覺醒以後──讀《她們的征途》 2018年03月13日|文:黑黑

在《她們的征途》一書封面上,用了「直擊、迂迴與衝撞」來形容書中數位女性在中國所持續進行的公民行動,無疑是貼切非常的。 「NGO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雖已有數十年的發展,但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監管和限制⋯

《他們做了一本只有幾頁的書──Zine 小誌的跨海展覽》,何東圖書館,展期為5.15-6.18。
從城市到創作表達,從 Zine 小誌到文化可能 2017年06月13日|文:思崎井

我在這個六月,做了一個關於創作的實驗:辦了一個關於 Zine(小誌╱獨立誌)的展覽,確實有種沒頭沒腦的衝勁。老實說,本身吸引我的並不是 Zine,我對 Zine 也說不上特別鐘情。反而是我過份堅⋯

© Fast Garden
Zine,無用且不安分守己之物 2017年06月12日|文:楊駱

約莫四五年前,在網上認識到Zine,飽覽了各種充滿生機的Zine後,就不禁被她迷倒了。然而Zine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抵是她對「無用」的包容,以及不需要「似模似樣」的坦誠。 自小就聽到不少人對自己⋯

邊度有書的遷店
求生不求死:邊度有書的遷店前夜 2016年10月4日|文:Alex

在邊度有書的搬遷前夜(9月27日)聽陳夏民的講座「任何出版問題,你敢問我就敢答!」頗有點感觸。他是台灣著名作家兼出版人,很輕易就能掏出一堆文化人的苦難故事。這一夜,提問一個接一個的,而他的甘苦談⋯

《石頭雨.海之歌》概念繪本
記錄《一本書的誕生──我們怎麼閱讀繪本的出版細節》 2016年02月23日|文:大蔥

一套明信片丶一張地圖丶一本小繪本丶一頁立體書,《石頭雨.海之歌》匯集了四位藝術家的創作,是一本別具心思的書,目前出版了三百本。上周六(2月20日)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請來了該書的策劃和文本作者莫⋯

閱讀‧越讀‧悅讀 ──我的閱讀傳承之旅 2015年05月21日|文:蔡梓瑜

大哥於年前往生了,留給我最寶貴的財產是閱讀。小時候,與大哥同房,他愛閱讀,舉凡《讀者文摘》、《紅旗》雜誌、《毛澤東選集》等都愛讀。大哥不善執拾,書報經常四散,我看不過眼,自告奮勇當打雜。有一次⋯

閱讀「家」 2015年05月21日|文:蔡文凡

3歲以前的家,我記得的不多,但我仍然記得3歲的家有書。那是一套中國經典白話小說系列,深藍色的精裝書,大概是12本,有《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三言」等。 3歲以後,給我最深刻印象⋯

我的閱讀心得 2015年05月21日|文:鄺菁誼(澳門培正中學初中一年級)

我喜歡書本,原因是可以在書本裡看到不同的故事,書本是我的良師益友,陪伴我一起成長。讀幼稚園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書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灰太狼的角色永遠都是代表壞分子。 從小我便喜歡看書,為什麼要看書呢⋯

舊書百貨這些年來由何姑娘一手打理,井然有序,收集到的書達十多萬本
書中沒有廉租屋 2013年12月10日|文:文/傻丫 訪問、攝影/小花

有人說,睡前讀一點小說,人就會靜下來,將思考交給說故事的人。在書本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在字裏行間,窺探到奇妙世界之大;或是透過文字圖畫逃離現實,在不知所措時透過書本尋覓到共鳴、答案。古人道: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