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後澳門民主派如何生存? 蔡梓瑜:在自己崗位上面努力凝聚民主的力量

由澳門觀察報主辦的「第七屆立法會縱橫談」於昨日(24)下午舉行,講者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與譚志強主要探討DQ後澳門民主派生存的空間以及熱點時事「愛瞞」停運。回應DQ後澳門民主派未來的出路,蔡梓瑜稱,其相信大家在自己崗位上面努力凝聚澳門民主的力量,四年後或有不同光景。當「你能夠寫嘢咪寫嘢咯,能夠講嘢咪講嘢咯⋯⋯如果我哋都唔願意去凝聚更多力量⋯⋯我哋繼續收聲,變成好靠後退的話,我地嘅空間會愈黎愈窄」。

蔡:自我反思如何在崗位凝聚民主力量 多做基本的民主素養培訓

現場有觀眾問及DQ後澳門民主派未來的出路?蔡梓瑜回應稱,自己會從兩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我會覺得,立法會裡面有冇民主派係一回事;而喺立法會入面冇民主派,令到澳門民主派冇生存空間、發展空間?我認為又唔係咁樣」。

早前當局以「不擁護」《基本法》或「不效忠」特區為由,以密件式祭出「愛國者」7項準則,取消民主派3組共15人的被選資格,當中包括前直選議員吳國昌及蘇嘉豪。

澳門觀察報主辦於昨日(24)下午舉行「第七屆立法會縱橫談」,由該報社長陳偉智(中),講者分別為時事評論員蔡梓瑜(左)與譚志強(右)。

蔡梓瑜又表示,大眾都很關心新澳門學社作為澳門民主派的「老基地」的發展,並對《愛瞞》停運的消息扼腕嘆息,不少人對於澳門民主派的前路感到非常「憂心」。

不過,他認為在這個的時期反而更加應該要自我反思:「當你哋對呢啲(狀況),好失望,對澳門民主好憂心嘅時候,咁我哋要問自己,有冇喺自己嘅崗位上面,有冇努力去凝聚澳門民主嘅力量,譬如,你能夠寫嘢咪寫嘢咯,能夠講嘢咪講嘢咯」。他舉例過去新學社沒有議員時,亦會發表文章參政議政,「係冇立法會議員時,都係可以監督政府,都係可以寫文章」。

他坦言,在現時強調政治正確的氣候之下,不少人都擔心DQ事件後,澳門會否步香港的後塵?「包括我自己,因為我都寫好多嘢,都係愈寫愈擦邊球,愈寫愈擔心到底係咪可以繼續寫落去,係咪可以繼續講落去?」。大家都逐漸感受到「壓力」,但他亦表示,民主派被DQ並不等同於澳門民主的殞落,反而是為澳門民主敲起了一個警鐘:「再一次提醒咗我哋,如果我哋都唔願意去凝聚更多力量⋯⋯我哋繼續收聲,變成好靠後退的話,我哋嘅空間會愈黎愈窄」。

他續稱,民主派或者民主發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現時政治氣候「不允許」之下,唯有另尋路徑,「我哋咪做多啲更加基本嘅民主素養嘅培訓」。

蔡:「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

講座尾聲,譚志強笑言,現時在澳門最重要的是「生存」。他表示,有人為保命選擇「唔出聲」,但他認為「唔出聲」更應該是「道德上的」,對於不認同的事情,不盲目地附和、喊口號,甚至批鬥。

時事評論員蔡梓瑜

呼應譚的「生存論」,蔡梓瑜補充到,「生存係好緊要,但生存的同時我哋係咪乜都做唔到?」他呼籲大家繼續關注立法會的消息,「我仍然希望大家關注,有時間都多睇下澳廣視直播,睇下全體會議上面,議員會晤會有出乎意料嘅驚喜表現」。與此同時,他指出澳門的立法會角色一直都謹小慎微,採取中立的路線,而澳門民間氣氛更是忌諱談政治,「成日覺得講政治做乜嘢啊?政治就係污糟邋遢」,但他表示「你越係唔講政治嘅時候,佢有好多議題、好多法案嘅推出甚至好多政策嘅制定,後面都係為咗達成某啲政治目的」。

他重申,希望大家繼續關注立法會的進展,同時在個人層面裝備自己,「睇下書、寫下自己想寫嘅嘢、磨練自己嘅政見」;他形容立法會4年任期很快就會過去,4年後的澳門將會如何,此時此刻無人可知。

「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他引用格言與大家共勉。

譚志強:《愛瞞》暫停是一個理性選擇

「愛瞞」事件成為講座另一關注點。回應事件,譚志強認為《愛瞞》暫停運作是一個理性選擇,其個人對該決定表示「理解」。「而家『風大雨大』,冇左議員津貼,人手又不足,暫停下、休息下,我覺得未嘗不是一個理性選擇」。他又呼籲其他人應該盡量換位思考,勿妄下定論。

《愛瞞》作為澳門擁有最多讀者的網絡媒體之一,在上週二(19)晚突然對外宣佈於20日零時起停止其所有社交平台的運作,該消息一出受到海內外傳媒的關注。同時,有不少讀者及網民質疑該決定。其後,新澳門學社在22日發通告解釋,《愛瞞》的並非永久性停運,社交平台只是暫時停運「稍事休息、籌劃未來」。

譚志強認為《愛瞞》現時的狀態其實是「暫時停刊」,而非完全停刊,「其實愛瞞係用錯字」。又指,《愛瞞》應調整狀態「養精蓄銳」,待日後「徐圖再起」。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