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白蛇》不靈巧 不像蛇也不像人

白蛇劇照 ©北京林兆華戲劇工作室(文化局提供)

受疫情影響,藝術節於2020年暫停後,今年終於再次舉行,可惜開幕演出《白蛇》令人甚為失望,水平與以往的開幕演出更是天壤之別!

《白蛇》改篇自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據文化局介紹,這是一個「輕歌舞劇」。但筆者看的一場,幾位演員唱歌時的聲音完全被音樂蓋過。於是「歌舞劇」中的「歌」一字可說能被馬上踢走。「舞」方面,作品開始時說了兩句有趣的話。法海的師父叫他到凡間「學得不那麼像人」,白蛇的師父則叫她到凡間「學得更像人」。但演員的肢體並未能詮釋如何為之「人」,又何來「像」與「不像」?

白蛇劇照 ©北京林兆華戲劇工作室(文化局提供)

在作品中,白蛇的蛇妖身份是透過上半身的擺動和腿步的動作來演繹。她是蛇,所以不少動作會貼跟地面,以模仿蛇的習性。蛇的靈巧則透過上半身的扭動來顯現,再利用下半身類近芭蕾舞的動作顯示出她與一般人的走路方式不同,她並非凡人之軀。而去到人間後,白蛇花了好些時間學習人類的走路方式。但「學得更像人」是否只單純表示學習人類走路?如果是,法海要「學得不那麼像人」,是否又要改變他走得跟人類無異的走路方式,以「學得不那麼像人」? 顯然有關「人」的核心,並不只有走路。

另外,據場刊介紹,幾位主要演員都是表演專業出身,而非舞蹈的訓練背景。白蛇是中國戲曲學院影視表演專業,法海是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表演系,許仙則是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三人都並非舞蹈訓練出身,雖然能看出曾很努力,但在多段舞蹈時,不論在韻味與能力方面都仍有所欠奉。「輕歌舞劇」的「舞」顯然也不是那回事。

白蛇劇照 ©北京林兆華戲劇工作室(文化局提供)

平情而論,作品中有些元素還不錯。例如彭祖大樹的一滴淚讓白蛇變成了蛇妖,蛇妖因許仙死去而施法引來洪水,但之後她為救世人,於是犧牲自己,選擇化成一場雨、一片雲。這個「水」的循環意念頗有詩意,可惜未有進一步運用。多媒體也令人眼花撩亂。有些畫面雖然不錯,但應記得作為「輕歌舞劇」,「歌」和「舞」仍需要是表演質素的核心之一。

相對以往藝術節的開幕演出或外地演出,今屆的《白蛇》的質素確實令人相當失望。疫情並不是一個理由。因為即使由於外國藝術家未能入境澳門所以只能到內地買節目,內地藝術水平比它高的作品比比都是。若以後藝術節的開幕演出都是這種水平,實在容易令人聯想到是澳門文化局的口味改變了,還是文化局對於澳門藝術節的定位是否已經改變?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