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城市記憶如何在劇場再現

藝術節開幕,《路遊戲》、《從記憶看見你》、《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先後演出。這幾個本地劇場作品都是與本地歷史與記憶有關,都是「在地創作」(Site-specific),但選擇的手法不盡一樣。

《從記憶看見你 》劇照,由文化局提供。(攝: 歐陽永鋒)

地方記憶於劇場再現

劇場某程度上作為公共領域的一種,也是論述與辯論的交流空間。在今時今日,不論是因為全球化還是急速的城市發展,又或是政府對地方文化的不重視,各地的在地居民都在尋找、重構逐漸失落的「地方感」與「記憶」,而劇場與古蹟保育正是其中的一些方式。這些重構也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史平權,在記錄與創作的同時,民間手執了詮釋過去的權力,甚至能嘗試與大敍事對抗。在這情況下,這些包含了地方記憶的藝術作品會被期待帶出新的時代意義,並提出質疑、提出問題,提供一種公眾的思考以及自我省視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直重複倡導舊時的歷史精神,或成為記憶某項論述的工具。最後新論述要如何發聲,則見於作品美學元素要如何和應。

《路遊戲》,由文化局提供。(攝: 陳嘉宜)

《路遊戲》

《路遊戲》以導賞為主軸,中間加插路環居民往日生活片段的演出。由於演員分飾多角,時而擔任說書人,時而飾演居民,且要短時間內由小孩角色轉變到飾演長者有一定難度,觀眾在作品中的代入感會較弱,較以旁觀的遊客身份看故事。故事內容是改編自藝團與居民進行的訪問。但因為角色的名字如「阿華」、「肥叔叔」之類,其實與「陳大文」一類的名字差不多,令人難以與自己的認識的真實連結。另外,肢體也是重塑記憶的一部分。但演員畢竟不是船匠或漁民,即使肢體設計增添了戲劇效果,也再現不了當中的記憶。而由於整個演出都沒有真正的居民現身發聲(船匠談錦全師傅也只是被安排默默地走到船廠中心),也未有出現與觀眾交流,令當中真正的路環居民生活的體現感弱。演員即使再努力,也像在說他人的故事,藝團也彷彿成了路環居民的代言人,居民彷彿成了景觀。

《從記憶看見你》,由文化局提供。(攝: 歐陽永鋒)

《從記憶看見你》

《從記憶看見你》與《路遊戲》的結構。不同的是,演員在說「自己」在沙梨頭居住的回憶,中間也加插了其他居民的訪問影片,雖然都是經過編輯節選,但痕跡並不明顯,令人彷彿聽到居民自己的發聲,感覺到內容的真實。演員之間的分工也清晰。說大歷史的不會說私紀錄,說私紀錄的不會說大歷史,令人感覺說私紀錄的演員是一個普通沙梨頭居民的角色,單純在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她提到的善豐事件、天鴿風災等都是這代澳門人的共同經歷,容易對作品中的私紀錄產生共鳴,對地方的一事一物產生思考。

事實上,在這時代,大型敍事史詩將日漸被個人敍述所取代。這裡,容我借用一段《藝術介入空間》(卡特琳.古特著)中的說話:「共同經驗的產生不在於對相同背景的認識,而是經驗中的相同感受。當事件可能被多數人經歷時,則具備了建構一個社群的共同基礎。也就是說,如果經驗(尤其藝術品經驗)是私密且個人的,大家就會知道其他人也感受過相同的經驗,從而能創造一種獨立於體制的論述和一種無階級之分的連結……」(P.66-67)

《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大堂巷七號睇樓團》

如果說前面兩個作品都是從訪問居民收集的資料進行作品創作,《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大約是不能參照這做法,原因是它要敍述的時空是晚清——現在大約已沒有晚清的居民住在盧家大屋。但因為場地集中在大屋內,大屋的氛圍再加上演員的服飾、肢體語言等都在協助她構建這「清朝人」的角色。在澳門這個在2005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才開始推廣自己歷史的地方,歷史的論述依然貧乏。《大堂巷七號睇樓團》做的是在一種失憶中再根據有限的文獻重塑記憶,並嘗試將之與當下連結。兩位演員都不是清朝人,但作品將一位設定成現代人,負責講述現代價值,另一位則設定成清朝人,講述一個澳門無人不識的家族的歷史。從一個家庭的命運,觀眾可以看到這城市的一個時代,再連結到自己的時代;從二人價值觀的對立,也令人反思城市當下的歷史建築活化方向。於是大屋的意義、賭王的意義就已不只是導賞中常提到的「富甲一方」、「貢獻良多」。

「我」要如何出現

事實上,在述說記憶的時候,演員與觀眾的位置都關乎論述要如何進行。如果「我」並非這族群的「原住民」,或「我」沒有經歷過要重構的時代,「我」和這族群/時代的關係是甚麼?「我」的位置要如何放?一切都要參與演出的人,包括居民、藝團、觀眾一起思考。畢竟,這是個公共的場域,城市的記憶屬於每一個人,需要我們一同不斷重塑,不斷論述。

 

(來論照登 文章僅代表作者立場)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