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何其重要? 潘志明:學習從「No」到「On」

當局成立工作小組(圖片由教青局提供)

政府日前發出新聞稿表示,教青局、衞生局、社工局三個政府部門聯同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明愛生命熱線等民間機構共同設立「以愛同行 —— 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新聞稿指,透過各方協作,並將生命教育的主題價值融入到學校規劃和課堂教學中,讓全社會做好生命的守門員。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期望藉跨部門及民間協作,加強推進生命教育、珍惜生命的工作,並認為在學校推行生命教育有其重要性,讓學生學懂從「No」到「On」,由不同角度看事情。

被問及是否因近年時有發生學生輕生事件,促使當局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關注精神及身心健康。潘志明表示不揣測工作小組的成立原因,亦不評論社會有聲音指學生因學業沉重而有輕生念頭。他認為,無論是學生還是他人,輕生的原因都難以一概而論。「生命並非找這麼多原因……要幫這一代找出路、活塞……譬如有嘢谷埋來,我哋會爆炸,(活塞)等佢有出有入,能夠活動。」他形容,生命熱線、家人的支援、學校的生命教育等都猶如「活塞」,給予有需要者喘息的空間。

潘志明

「生命是Yes or No的過程,要教學生有接受 No 的能耐。Yes就個個都得,say no就接受唔到……(其實)no用另一個角度看是on,(令學生)唔會咁負面去聽一啲嘢,比另一條路佢哋行。」潘志明稱不要認為「No」即否定,或是另一角度的「On」,讓你開啟不同的嘗試。因而他認為,生命教育在校內推進尤為重要,由小做起、由群體做起,學校及師長給予的接納、包容、體諒都是重要的課。他舉例,若有學生在升旗之類很重要的事情中失誤,老師可怪責並稱「以後唔使你做」,又或包容,「比佢試多次」。學生「錯咗有人比機會佢」,將來也會懂得包容別人。

再者,從學校開始灌輸生命的教育,是因為很多時候人們都期望人生「風調雨順、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但實際往往並非如此。失落、詫異、驚訝襲來,未必明白為何自己如此不幸。潘志明認為,生命教育的意義在於教育學生無論直路、彎路,都是人生必經之路。「有時未必一定係直路,迂迴曲折嘅路唔好覺得自己唔好彩……唔到嗰刻佢唔理解,原來迂迴嘅路令我哋睇得更深更廣。」

他期望透過工作小組、跨部門協作,擴大公眾對精神及身心健康的認識,從而做到「工夫」,即全澳市民都當「生命守門員」。又希望生命熱線能聆聽及關懷所需,「令諗得唔開嘅人會有紓解」,紓解抑鬱;又或讓對生命感灰暗的人重新看到曙光,「未必每一天很明亮,找到一點曙光已經是找尋到生命力」。

X

社會工作局呼籲居民關心自己、家人及親友的情緒。如有需要,可致電澳門明愛生命熱線28525222,又或社會工作局電話輔導熱線28261126,尋求傾訴與所需協助。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