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論】電影館的未來會只剩下明星與紅地氈嗎?

在過去的三年,澳門戀愛電影館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文化活動,我希望未來三年能夠繼續看到這種具有藝術視野與品味的節目。

2018年我與本地團隊製作的澳門電影《過雲雨》在戀愛電影館上映,作為一個「單打獨鬥」的本地電影人,完成拍攝製作整個電影已經耗費了我所有經濟與精神資源,很開心有電影館願意與我的電影合作進行電影首映禮。首映禮當日電影館更精心佈置場地,宣傳階段也配合做到有聲有色,令電影有效地推廣給本地觀眾。

知道這一屆的特區政府號稱要慳錢,同時知道戀愛電影館標書提升了「價格」在評審標準中的百分比,就會有些憂慮,因為你總是不知道有些人會因為什麼其他目的,會以一個很低的價格投標。政府做文化項目如果總是以「價低者得」,是很有問題的。這也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澳門政府文化部門一直沒有長遠文化政策,只以一般行政執行角度操作文化活動發展,是根本的問題。

作為一個文化愛好者,戀愛電影館這幾年提供很多好節目,也看到主辦者能夠平衡藝術性與符合大眾娛樂口味,是以一種普及推廣文化的態度宣傳及製作節目,以我觀察,電影館開拓了不少本來會覺得某些電影「很藝術」、「看不懂」的人士也能提起興趣參與。

知道拍板沒有獲得續約,覺得非常失望,也很想知道究竟操作的政府部門到底是怎樣評選中標者。如果稍為熟悉澳門文化的,也知道拍板視覺藝術團在本地已從事電影及錄像相關推廣超過20年,一直以來,集結了本地電影文化愛好者與工作者,拓展了本地影像發展各個方面的可能性。以商業或政治為目的的其他公司,根本不可能與拍板比較。營運戀愛電影館對拍板來說是個重要的階段,可惜只講行政程序,抱持「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文化部門,並沒有珍惜文化工作者難能可貴的真心。

當一切剛剛好的時候,澳門文化愛好者、工作者「幸運地」有過的三年熱戀,可能已花光所有運氣。

希望接下來的營運公司不要只剩下明星與紅地氈,以及不要沒有了台灣電影。除此之外也沒什麼期望了,包括對文化局。

 

﹝來論照登,僅代表投稿人立場﹞

訂閱每月紙本

攝於2019-2020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