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本澳四個世紀 呂澤強細說大炮台的故事

位於大三巴牌坊旁的大炮台經歷了四個世紀的風霜,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在這300多年間,大炮台經過多次的改建,才變成今日市民及遊人所看到的樣貌。它曾經是澳督的官邸,曾是葡國人在本澳興建的防禦系統中樞,也曾是氣象局的舊址,最終演變至今日的澳門博物館。在文化局舉辦的「大炮台歷史及演變過程」專題講座上,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為市民細說大炮台的前世今生。

呂澤強表示,大炮台興建之時,位處於澳門半島的中心、柿山之上,是當時整個防禦系統的中心,故此葡國人除了稱之為大炮台外,亦稱它做「中央炮台」。大炮台的海拔高度為53米,面積達2千平方米,火炮覆蓋範圍優良,四個角都設有「棱堡」。

提到「棱堡」,呂澤強表示,葡萄牙人在16世紀登陸本澳之時,歐洲各國所使用的武器已從冷兵器轉變成火炮,而大炮的出現亦令到不少軍事要塞需要改良,其中一項改良的方法就是將圓形的城堡改建成棱形的「棱堡」,以防範死角,令敵軍無法躲藏。棱堡從16世紀開始,已成為歐洲典型軍事要塞的設計,而大炮台在當時亦採用這種典型的設計,在四角設置棱堡,防範敵軍入侵。

起初是聖保祿神學院一部分 炮台未完工就擊退荷蘭兵

呂澤強表示,1995澳葡政府曾邀請一些葡國專家來澳進行考古發掘,他們曾經在大炮台內及周邊進行過考古,將相關歷史資料綜合起來,結集成書。他指,根據耶穌會的文獻記據,大炮台所處的山崗,最早時期是屬於附近聖保祿神學院的一部分,並劃入耶穌會的神學院及修院區,作為修院的娛樂及休閒之用,有說法稱耶穌會當時在該處興建了一個平台用作觀星。

究竟大炮台何時才轉變成軍事設施?呂澤強續說,葡國人興建炮台的原因,原來與荷蘭人的入侵有關。早在1568年,葡國一名叫維加(Tristão Vaz da Veiga)的船長在本澳停留,並在本澳興建了一道城牆。而從1601年開始,荷蘭人就不斷地入侵本澳,1607年葡國國王菲利普二世下令加固本澳的防禦工事,耶穌會亦參與了這項加固工程。

而在1617年,耶穌會根據羅神父(Francisco Rhó)以及在非洲與印度擁有豐富軍事經驗的軍官卡拉斯科(Francisco Lopes Carrasco)所設計的圖紙,動手建造了大炮台。據考古學者認為,大炮台的工程位處在山崗上,並利用了神學院原有的一些圍牆及城市的古城牆進行興建。而在1622年6月,大炮台工程並未完成之時,荷蘭人再次進攻本澳,而羅神父就在未完工的大炮台上施放了兩次炮火,擊中了當時正在上岸的荷蘭兵。

首任澳督搶走炮台作兵營 炮台中央曾有三層高塔樓

直到1623年,首任澳門總督馬士加路也(D. Francisco Mascarenhas)正式來澳就任,並使用武力從耶穌會士的手上搶走炮台,因他需要找尋地方來安置他的軍隊,且中世紀時期軍人是居住在軍事要塞當中,故此馬士加路也就取得大炮台,並完成了整個大炮台以至本澳整個防禦系統,如城牆的建設。而大炮台的入口處仍留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1626年,亦即是大炮台完工的時間。

自此,大炮台就成為了馬士加路也的官邸及他駐兵的地方。在1633至1635年間,當時的葡國國王菲利普三世命令安東尼奧.波卡羅(António Bocarro)編成《東印度要塞和城鎮》一書,將葡萄牙帝國每個駐點都畫出來,當中包括了大炮台。呂澤強引述書中描述大炮台的建造方式:「一堵牆始於地基,寬20個掌闊,大理石部分高出地面6個掌闊,其上是土混合一些草,夯得非常結實… 用土和白灰構築的牆非常堅固,城裡的房子都是這樣的情況… 廣場中央有一個三層高的主塔樓,每一層都有一門火炮,廣場邊緣有四排房屋,其中一排是首領及軍官的住宅,其餘是士兵的宿舍。炮台入口向南,有一間房子是用來儲存炮彈及火藥……」

呂澤強指,在大炮台的北邊有一段石砌的牆體,專家認為這段牆很可能是1568年維加船長時期所興建的牆體,但由於經歷過多次的倒塌及重建,以及上世紀90年代興建博物館工程,現有的牆體已非當時興建的。而從歷史圖籍中發現大炮台下方有不少排水道,連接大炮台下方的蓄水池。雖然現有的蓄水池是建於1904年,但根據文獻記載,蓄水池早於1741年已建成。現時仍有一部分蓄水池的遺跡存在,有部分位處於澳門博物館內有關內港的展區當中,而其餘部分則已封閉。但該蓄水池至今仍有收集大炮台的水以及排水的作用。

至於這座三層高的塔樓是在何時消失的?呂澤強就表示,據1755年的繪圖顯示,塔樓已經不復存在。因為在1752年,印度果亞一名總督來澳,認為當時的塔樓已再無軍事用途,故此就在17世紀中葉的大炮台改建工程中,將塔樓拆走。

1873年改建成如今模樣 指揮所變氣象局 再改建成博物館

大炮台在1873年再次改建,成為今時今日人們所看到的模樣。呂澤強表示,1873年仁子爵(即山頂醫院名稱中的「仁伯爵」)將大炮台改建成炮兵的營地。歷史資料描述改建後的大炮台南邊營房中有洗衣房、機電等設施,西南邊的棱堡有哨崗、颱風信號、警戒號、油漆及武器工房,東邊有軍人居住的營房,分開有一號倉、飯堂、彈藥室等,東北邊有廁所、工房、碳房及各類附屬室,指揮所北邊有探射燈及洗衣房,而現存位處西邊的拱頂室則是當時的火藥庫。

而在1965年5月葡軍撤出大炮台,大炮台亦不再成為軍事設施,轉變成氣象局,而氣象局所在的指揮所,清拆後改建成現時大炮台上所看到的澳門博物館建築物。1994年末任澳督韋奇立決定興建澳門博物館,當時找到了本身是軍人的葡籍建築師馬錦途。當時他從9個歷史建築物中揀選了大炮台作澳門博物館,因大炮台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馬錦途當時表明,會力圖去想如何在不影響大炮台的保護、紀念性質及建築物景觀下,將之改建成澳門博物館。

呂澤強續指,由於馬錦途設計將博物館藏於大炮台之中,亦得知該處會有考古發掘,故此在設計博物館時,一方面尋找歷史資料,另一方面亦會留意考古發掘會出土怎樣的遺跡。最終博物館於1995年12月完成設計,1996年9月動工,並於1998年4月18日完成並開幕。自此,大炮台就變成了澳門博物館。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