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街市整治方案  資料欠透明 民間難討論?

076 當賭場會移動 紙本月刊

文:天一

網址:https://aamacau.com/?p=55748

時間:2019年08月23日 10:10

1936年6月建成後的紅街市。

1936年6月建成後的紅街市。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

紅街市整治方案,市政署與文化局討論多時。這幢於1936年落成、被評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樓宇」,被指內部結構及設施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及損壞。早前市政署表示,與文化局溝通後已達成共識:維持外牆立面及結構,內部的支撐則使用鋼筋混凝土柱加固,以提高建築物的結構安全性。

不過亦有意見質疑,鋼筋混凝土的壽命約有50年,而50年後當下一代要拆除這些鋼筋混凝土以維護建築時,可能會因為今天我們添加的改動而無可避免地傷及紅街市的原結構。再者,紅街市已有80多年歷史,更改使用鋼筋混凝土柱亦為這舊建築加添了新元素,從文物保護角度,這需要論證。現在這種修復模式,或可能會廢掉紅街市的原結構,而最終會變成只保留外殻形式的假古董。

也有聲音提出,現在民間很難分析政府的方案是否合理,因為資料完全不公開。

1934年11月10日紅街市正立面設計效果圖。

1934年11月10日紅街市正立面設計效果圖。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

政府解畫 稱專家加持

政府的新聞稿曾表示:「文化局向市政署索取進一步的技術資料,並在諮詢專家意見後,考慮到紅街市的整治涉及重要民生市政設施,在充分評估其結構的安全性、整治的迫切性及所需的施工期,同時在確保紅街市室內空間特色能得到維持的情況下,文化局認同市政署提出以鋼筋混凝土柱加固」。

但究竟市政署提供了哪些資料?這些資料會否向公眾公開?文化局又諮詢了哪些專家?

文化局回覆《論盡》查詢時就表示:是邀請了內地文物建築修復和建築工程方面專家對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經過專家充分評估和分析後,認為市政署提出以鋼筋混凝土柱進行加固的方式具可行性,能確保文物建築結構的安全性,有效延續建築的使用壽命,同時亦能完整保持現時街市室內的空間特色。

究竟是哪幾位內地專家?為何不邀請本地專家?有關的諮詢費用為多少?文化局就進一步回覆指:文化局在考慮到對加固方案的分析、評估和提供意見,需要由具有豐富文物建築保護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及專業領域內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專家進行,故邀請了國家文物局專家庫,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專家庫內涉及文物保護工程領域的三位專家,對紅街市文物建築的各個結構加固方案作專業的分析評估,就紅街市整體的結構修復計劃、具體的結構修復方法提供顧問技術意見,有關分析評估服務費用各約為澳門幣7萬元。

文化局又指,由於紅街市大樓的技術報告資料以及建築物圖則,屬市政署委託機構進行編制及提供文化局發表意見之用,故文化局不具條件公開相關資料。回覆也沒提及會否公開專家的評估報告,也始終沒明示是哪幾位內地專家提供的意見。

1934年11月10日紅街市正立面設計效果圖。

1934年11月10日紅街市正立面設計效果圖。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

另外,市政署表示,鋼筋混凝土的設計使用年期理論值為五十年,但並非五十年後必須拆除;將現有磚柱更改為鋼筋混凝土柱有利同時兼具文物保護及街市用途需要的紅街市的長遠發展。經對紅街市建築物進行評估,其現有的結構,樑、板、樓梯及塔樓支柱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若將現有磚柱更改為鋼筋混凝土柱,除了耐久及保養之好處外,採用同一物料更有利鞏固建築物結構,尤其對抗橫向外力作用(如風力及地震)之影響,更好的保障紅街市建築物的整體安全性。

但市政署並未有回應:文化局向市政署索取了哪些資料?政府又會否將這些資料,以及紅街市建築物的評估報告、建築物結構圖、建築物物料檢測報告等相關資料,讓市民進一步深入了解政府整治方案的理據。

紅街市特色 劃時代標誌

究竟紅街市有哪些建築特色,以至需要討論其內部結構是否有妥善保留?

翻查資料,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2014年就曾於《澳門雜誌》撰寫《融合Art Deco 和原創風格的紅街市》一文,當中介紹:在現時澳門的文化遺產清單中,有兩項是具現代風格的建築物,其中之一就是現今仍然運作的「紅街市」。

「當上世紀20年代澳門仍然以新古典折衷樣式作為建築設計的主流,歐洲開始興起一股現代設計風潮,尤其於1925年法國巴黎舉行的『裝飾藝術及現代工業國際展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一種既強調建築形體抽象幾何現代性,亦運用裝飾元素以迎合上流社會的審美要求的設計風格在會場中被大量地展示,這種後來被稱為「裝飾藝術」(Art Deco)的設計潮流從此在歐美流行,而該風格於上世紀30年代由澳門葡人建築師Júlio Alberto Basto引進,成為當時新發展城區的嶄新建築式樣⋯⋯」

話說上世紀30年代,澳葡政府希望邁向現代化,也開始着手建設一個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混合型城區。當時政府覺得,有需要建造一個新式的公共街市以符合新區的未來持續發展,「紅街市」就是在此背景下生。據歷史檔案館的介紹,1933年8月土地委員會同意澳門議事公局(Leal Senado da Camara) 之批地申請,免費使用位于罅些喇提督大馬路(Avenida Almirante Lacerda)的一幅面積1,450平方米土地,以興建一座街市。1934年4月30日,澳門政府第1431號札(Portaria do Governo da Colónia)批准議事公局發行年利率五厘共四十萬元公債限十年清還,發行公債所得用作建造和維護市政設施,包括街市、墳場和市政衛生,其中同作興建新街市的預算為$60,000.00。

建築師將當時歐美甚為流行的「裝飾藝術」放在了這幢公共建築。而紅街市的內部結構,亦是澳門早期的現代結構設計,可說是澳門建築美學走向現代的重要標誌。而這標誌,不只是建築物的外型,還包含建築物的內在。

1992年,紅街市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建築物」。市政署曾表示,工程人員對紅街市建築物進行評估,發現內部磚砌的結構經長年街市營運乾濕交替的環境下已出現不穩定性,故建議內部的支撐改用鋼筋混凝土加固,而建築物的外牆立面及結構均不會變動。在有關部門不願公開資料的情況下,公眾也實在難以評估政府的方案是否適合,到他朝發現出現問題時也可能太遲,而付出代價的除了是我們這一代,還有以後一代又一代的澳門人。而退一萬步而言,公開資料實有助取信於公眾,也有助澳門建築及歷史研究,政府何樂而不為?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