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局去年推出「澳門特色老店評定」計劃,支持本澳特色老店傳承。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出席「澳門講場」時表示,報名期共收到 29份申請,經評定委員會初步商議,有 21間老店入圍,範疇包括珠寶、餐飲、餅食等,現正進入公眾評審的階段。在評定過程中發現老店大多集中精力關注經營,但忽略了對自身歷史或保留文物,因此當局亦支持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做資料蒐集和整理,向特色老店深入訪談和史料分析,有助傳承老店的故事。
有市民致電節目反映,現時租金昂貴加上請人難等原因,導致老店均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更有不少老店都相繼倒閉結業,很多原有的澳門風味已經「食唔翻」,希望政府可在多方面作出扶持,助特色老店得以傳承。亦有市民表示,現時政府推動「老店文創化」,擔心只是迎合旅客,卻忽視老店與社區原有的連結,越來越多遊客深入社區,亦會破壞居民生活安寧。
劉偉明稱,當局會聘請專業顧問的團隊為獲評定的老店設計品牌定位和經營策略,提供外地的成功經驗給老店參考,以「授之以漁」的方式協助老店提升品市場競爭力。當局也會擔當「紅娘」的角色為有意投資和傳承的年輕企業主提供與老店對接和溝通的平台。
澳門連鎖加盟商會理事長吳雪綺表示,計劃並非撥款幫助老店解決資金困難,而是通過品牌重塑,以及優化服務並加入新科技,例如電子商務等手段提升營業額和減省人資成本,同時協助老店擴展銷售渠道至內地,吸引投資者。
澳門連鎖加盟商會主席黃仁民表示,在「澳門特色老店評定」申請當中,未能入圍參與評定的商作,大部分都因為未有注冊商標及店鋪年資等原因。他重申,特色老店計劃是參考內地評定標準較規範,綜合多方面意見,澳門商戶申請要求有多方面把關包括傳承獨特的產品或技藝、具本地底蘊等等,現階段暫未打算降低申請要求。
劉偉明郥指出,過往部分商戶較注重於澳門本土發展,從而忽略商標認知重要性及自身歷史的重視。,2018年1-10月有逾1.3萬個商標註冊,比 2017年同期多三成,反映出商戶對商標注冊的越來越重視,相信是與商戶有意到大灣區發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