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中,是一艘木舢板上掛着一塊布,布上寫有求救訊號「SOS」。另一幅,是氹仔隧道前坐滿了人——來自越南的難民。「一船船的難民來到。澳門沒甚麼地方,又不知道忽然有這麼多人坐船來,就安排他們在氹仔。你知澳門好少人,尤其氹仔那邊,近住馬車場,即現時馬場那邊。」攝影師陳永漢(漢哥)介紹道。
漢哥於1980年入行,是澳門前輩級的攝影記者。今次「越南難民在澳」攝影展展出的作品,正是他於1981年工作期間拍下的。「因為當時澳門沒甚麼大新聞,咁多難民來到澳門,都是單大新聞,就日日去看有沒有甚麼特別事。」
越南政局不穩 爆發難民潮
話說1975年,越戰結束,越南勞動黨(後改稱「越南共產黨」)成為全國唯一執政黨,但當地並未因而取得太平。1975年至1986年,越南排華,不少人財產被沒收;1979年,中越戰爭;動盪不安的政局造成不少人逃離越南。根據聯合國的數字,1977年,約15000名越南人向東南亞國家尋求庇護,到1978年底,經海路逃離越南的人數上升四倍,其中70%是華裔。
部分難民逃到香港,一部分則來到澳門。1979年,英國簽署一項國際公約,令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自此越南難民抵港數字急升,成為香港頭痛多年的問題。另邊廂,葡國當時雖有簽署國際公約,但經1974年「四.二五革命後」,葡萄牙不再視澳門為殖民地的「海外省」,葡國亦由此制定新政制的《澳門組織章程》。按照《章程》規定,有關協約的施行應先聽取澳門本身管理機關的意見,並須經《澳門政府公報》轉載,方可在澳門地區生效。
澳門政府於1984年拒絕成為越南難民的第一收容港。但此前,即1978年,澳門教會亦有為越南難民於路環九澳設立難民營。澳門理工學院教授婁勝華一篇文章曾提到,1978年至1988年間,由越南來澳門的難民有8608人,在澳門出生的越南子女433人。
難民在澳門 拍得太多還太少?
漢哥的照片就是在這大時代背景中拍下的。那時候,他每日開着電單車過橋到氹仔。「當時又可能新(入行)做記者,覺得幾興奮,所以日日走去影。」從照片可見,當時部分難民在西灣上岸,於氹仔海邊聚集、生活。「大海茫茫,他們見到有光的地方就是城市,就駛過來。如果駛到西灣,水警就一批批地用車送他們去那邊(氹仔),因為那邊安排了位置給他們。」
在安頓好之前,難民就在一艘艘木舢板上生活。「有些坐這些船。有些船太爛,在澳門上了岸,船不能要了,(政府)就用車車他們來氹仔。船還可以的就拖來氹仔,有些人就在船上睡。」起初連衛生設備也未有,後來才搭了廁所。「他們沒地方(住)。哪有地方?後來才搭蓬,起初沒有,起初都坐在地上。落雨、曬,怎辧呢?就在船上睡。」
一幀幀的相片,紀錄了當時難民們在澳門的生活。簡陋的生活環境、難民呆滯的神情、政府和慈善組織的支援⋯⋯今次展出的相片只是當時拍下的其中一部分,有一些則已被歷史檔案館收藏。漢哥笑言,拍的時候還是用菲林的年代,拍照成本有一點點高,曾被認為花了太多菲林來拍攝這班難民的生活。而今次展覽有關漢哥的簡介中,有這樣兩句說話:「幾十年間新聞攝從底片、照片,發展到數碼影像,紀錄影像更方便快捷,但內容是否更加吸引?」「城市貌變化巨大,總覺得當時拍下的影像太少太少⋯⋯」。有時拍得太多還是太少,似乎還需時間定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