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看見你。這片記憶會在哪?在歷史的洪流中,「你」會一直都在嗎?
早前欣賞了梳打埠實驗工場的《從記憶看見你》。作品貫徹了過往梳打埠「OFF | SITE」走入社區的概念,今次觀眾更全程跟着演員遊走——不單只是空間上,也是時空上。作品開首,是一個吹着尺八的人,用曲子示意我們跟上;畫面活像童話故事裏面的吹笛人,幽幽的旋律也在引領我們回到過去的氛圍。人群慢慢移到全澳最古老的土地廟前,隔着馬路,看着演員用中葡雙語唸詩,不知就裏的居民和車子在我們面前經過,阻隔着我們的視線,到最後路人散去,只餘演員向觀眾分享一段段往事,過程猶如我們正穿梭時空,「現代」的情景一步一步地褪去,我們一步、一步地回到那個葡人上岸以後的時代。
但演出的主軸場景不在這古老的土地廟,或是像以往一樣,在沙梨頭的大街小巷;今次OFF | SITE的主場是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圖書館內。演員用牌九介紹着沙梨頭的過去除了船廠與木屋,還有賭館與賣豬仔,然後又將牌九疊起成高樓,似是呼應着沙梨頭以至澳門是以甚麼起家。
同時,團隊在書架上放着賭業發展的舊相片、桌上則有善豐事件作頭版的舊報紙、還有洋娃娃、校服、水壺等的家居小物,巧妙地使用了圖書館內已有的條件,在不動一桌一椅的情況下既展現出圖書館收藏紀錄的功能,亦令此空間變成賭館、演員的家等劇情需要的場景。而透過演員的肢體、錄像,觀眾感受到了在這社區中發生過的大事小事、居民的想法、掙扎與情感,活像翻開了一本感情深刻的社區介紹,因劇場的現場感而令人感動無比。
有趣的是,過往的OFF | SITE多在社區的大街小巷中,今次則主要在圖書館內。無疑,圖書館與「紀錄」密不可分,但亦讓人聯想:「紀錄」或「回憶」存在在哪?誰對「紀錄」或「回憶」有話語權?是經人編寫的書?經剪接的影像?還是官方的圖書館和法定的文物?居民的腦海中這些紀錄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這些紀錄嗎?會否有日記憶會消失於社區,最後只能在圖書館翻閱?在演出前不久,有攝影師在FACEBOOK表示沙梨頭又一老店消失,一間五金老店的「銅牆鐵壁」只能成為追憶。當社區風景變化之快,社區內一直口耳相傳的故事,能否在時代的發展中抵抗主流論述?而居民的話語權又有多少?
有說,口述歷史是歷史的平權。透過紀錄劇場,究竟居民的故事除了熟識的懷舊、迷茫、不滿政府不作為外,還可組成怎樣的論述?也許,這一種話語權也跟site-specific 一樣,是在提醒主流之外還有多彩多樣的可能性,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