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公開諮詢《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群力智庫今日舉辦論壇探討有關議題。公屋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家良認為,諮詢文本的資訊不足,「定價不知道,規格不知道,數量亦不知道」,希望政府釋出更多暫住房及置換房的細節訊息。他又認為當推行都更時,相信大部分原區居民都會選擇回遷,故置換房未必會有很多需求,計劃應以暫住房為主。政府需要做好分析,及早規劃好暫住房和置換房的興建數量。
陳家良指出,原「海一居」地段預計可興建約6,000個單位,撇除原「海一居」買家約2,000個單位,還有約4,000個單位,但應未能滿足到暫住房和置換房的需求。新城A區規劃興建3.2萬個單位,其中有2.8萬個公屋單位,建議餘下4,000個單位可考慮用作到暫住房及置換房計劃。他認為,都市更新應一區一區地去做,「要睇餸食飯,邊行邊試」,逐步推行較為穩妥,其中祐漢區最為迫切。
陳家良又表示,置換房定價和性質比較不清晰,由於居民購買後的置換房就會成為私樓,定價過高,居民買不起,但定價過低,會涉及重大利益。政府需要審慎處理。他認為,置換房不應以單一規格興建,應考慮居民的不同需要,分開不同的檔次。「私樓市場都唔係得一種標準,講白啲,就係有啲係豪宅,有啲一般的住宅,有啲條件稍為低少少的住宅……俾到居民有選擇買置換房,否則全部統一規格的話,可能會出現舊樓賣了,新樓又買不起,成個都更就無極積性參與。」
有意見擔心日後暫住房由政府根據市場價訂出租金水平,反而或推高樓價及租金。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黃承發認為,暫住房及置換房計劃是「都更大進躍」,但暫住房定價太低,可能涉及雙重補貼,故暫住房租金水平的釐訂,必須平衡各方持份者,這考驗政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