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一周年 特首休假去 政府冷處理 陳德勝批:政府無情

今日是強颱風「天鴿」襲澳一周年,不少澳門人都在社交平台上回憶起一年前風災期間的點點滴滴,更有市民在晚上發起燭光晚會活動,悼念在風災中失去性命的10名市民。反觀特區政府似乎就對風災一周年進行「冷處理」,至今毫無表態。就連身為特區首長及政府首長的行政長官崔世安,亦選擇在昨日(22日)開始休假7日,期間由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及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暫代其職務。

城規會委員陳德勝表示,風災發生至今已有一年,社會至今仍有不少人關注風災為本澳所帶來的影響,社會對於「天鴿」的惶恐至今仍未消失。反觀政府以「冷淡」的態度對待風災一周年,體現出政府的「無情」,「長官(崔世安)偏偏要揀今日離澳外遊,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政府今日亦沒有出來為這十名失去性命的市民進行悼念,亦無交代這一年間政府做了些什麼事,更無法令市民明白,未來政府會如何保障市民的性命及安居。」

「在災難中,政府的角色不只是協助者,我希望政府不要以為自己毫無責任。」陳德勝指出,政府最大的疏失在於氣象局在最關鍵時刻沒有起到預報的作用,而風災期間政府的指揮、訊息混亂,亦看不到有因應颱風及風暴潮來襲而即時啟動救災機制,「這些才是一周年之時我們需要去總結、去做的東西。」

重民防更要重建設 陳批政府「有左腦無右腦」

縱觀政府在這一年間的作為,陳德勝認為,風災過後政府在民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將路邊電箱升高、增加後備發電、氣象局換領導層、改善颱風及風暴潮預警機制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值得社會肯定的。

但陳德勝指,除了民防外,更重要的就是建設,形容政府「有左腦無右腦」,「單單是一個潮漲,(內港)就浸了數日,何解?」他指出,現時內港有不少渠口的止回閥經已損壞,當出現潮漲時,止回閥無法關閉,導致潮水倒灌上岸,「到今日,政府究竟有否公佈過疏導河道的程序表?何時疏河?挖了多少?河床的深度,以前、現在有多少?渠口有否提高?渠口的止回閥,是否全部都沒有問題呢?為何不維修好壞掉的止回閥呢?」

風災過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整治內港水患的措施,當中包括興建自媽閣到林茂塘、高度為1.5米的防洪牆。但陳德勝質疑:「究竟這座防洪牆能否承受到海水的衝擊?萬一這座牆被海水沖垮後,政府會有什麼應變機制呢?我不清楚。」他亦指,由於防洪牆的位置涉及到內港多座碼頭,政府命令碼頭人員於8號風球懸掛期間安裝防洪牆,「若風暴潮期間,碼頭未及安裝防洪牆又有何作用呢?有無法律規範呢?不遵守命令又有何責任?我看不到。」

政府今年提出資助商戶安裝升降台、防洪閘及水泵的計劃,陳德勝批評,政府由始至終只是「掉一舊錢」出來資助商戶安裝,「但是否每個舖位都適宜做呢?每個商舖都有不同的難處。」他亦質疑,許多舊舖位都未有做防水工程,興建防水閘後,水就容易從磚隙中流入,若水流過大推倒牆壁,就會十分危險,「政府有否思量過這個問題?有否組織工程團隊去檢視?是沒有的,政府請不要做一點不做一點。」

另一方面,政府今年4月制定「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並於同月舉行「水晶魚」演習以測試撤離計劃及「應急指揮應用平台」。陳德勝就批評,自己身為治安警「社區警務聯絡主任」,卻未收到參與演習、座談會的邀請「當局舉辦演習,社會人士竟然無法參與,更不知道當局背後是如何動員,若再發生大災難,如何撤離?是否全部都要動用到公務員或警方來協助居民撤離?這肯定是做不到的,反之我們是要發動社區中身邊的人,由市民作統籌。」

陳:政府應痛定思痛 居安思危

陳德勝坦言,「天鴿」襲澳至今已一年,許多商戶至今仍然面對著經營的困難,因無法償還貨款所帶來的債務,亦無法處理之後的事。他認為,政府理應要痛定思痛,思考如何居安思危,而非刻意淡化風災的影響,「表面上歌舞昇平,連一個主要官員主動出來慰問民間的做法都沒有,長官選擇今日休假,究竟意義何在?無論你有否忘記8.23風災,10條人命、受災商戶微企都在這場災難中消失了。」

他認為,內港作為今次風災的重災區,政府必須要有政策的傾斜,協助內港、下環一帶的商戶回復過往能夠就業、營商的環境,「之前一個3號風球掛了3日沒有打得成風,但就令到這一帶的商戶惶恐了多日,將所有貨物搬往高處,甚至晚上所有人都撤離,提前收工。」

「10年、20年的規劃,沒有人等得到,當本澳沒有天去庇祐時,一年來數個颱風,就容易重創澳門,這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安撫到大眾的。」陳德勝寄望,政府未來新的領導層應將市民放在心中,將民生所有的事作為重中之重,「就像習主席所說的,最牽掛的就是受災受難的市民,要得民心才會得天下。政府亦不應將事件淡化,反之更應引以為鑑。」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