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電影只重明星 國際影展好大喜功 燒錢活動

一連七天進行的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已於上周落幕。去年影展引來民間劣評如潮,不過就算公眾如何不滿,主辦方仍似乎不為所動。去年曾為人所詬病的狀況今年依舊出現,令公眾繼續失望,繼續鬧爆。

最難頂之一:不重電影只重明星,本地影片尤遭冷待

《過雲雨》海報

今年影展有兩部本地長片:陳嘉強的《過雲雨》(首映)和何飛的《愛比死更冷》,同時還納入文化中心的「澳門影像新勢力」。多部澳門原創劇情短片、紀錄片和動畫片均於影展中作首映,雖然增加了本地電影的部份,這本應成為影展焦點,但宣傳上完全沒有作出任何特別安排,僅在放映前數天見到電影團隊在網上自行宣傳。官方網站僅限文字資訊,倉促的宣傳使很多觀眾都錯過了放映,白白浪費了本地電影少有的大型放映機會。

然而更可惜的是今年「澳門影像新勢力」的多部作品,竟被安排在上班日子的中午、下午等時間來放映,很多人都只能錯過。這些安排都與過往文化中心的做法大相逕庭,顯然是為了配合影展才作出的更動,而本地紀錄片的安排得比劇情片更遜一籌。除了在戀愛電影館而不是文化中心放映外,今年資源豐厚的影展卻對紀錄片不設奬項,令不少參加者失望和不解。所有這些本地影片都沒有受到主辦方的重視,宣傳上幾乎提也沒提。

其實宣傳不到位的情況也不止是本地電影。網上發佈的都只是外地影星行紅地氈出席首映的場面,把娛樂資訊當宣傳,整個影展的焦點根本不是電影,而是明星,這正是其最難頂和惡劣的一點:花費五千五百萬(當中政府出資二千萬)造出一個冷待電影的「影展」,只為了請一些明星來走紅地氈。主辦方關心的除「紅地氈」外還是「紅地氈」,對電影質素等毫不在意,利用國際紅星來往自己臉上塗脂抹粉的做法十足土豪所為,這樣的「影展」連「形象工程」也談不上,只是影衰澳門,成為最負面的宣傳。外地導演和團隊只安排在電影放映前或後上台亮相拍照,卻不設深度的影後座談,此舉純為「做騷」,根本起不到任何「交流」作用,花費大筆公帑搞這種門面功夫,反映出主辦方對搞影展根本毫不專業,志不在電影之上。

最難頂之二:選片質素下降

《柏靈頓2》海報

去年影展請來國際知名的Marco Müller 為總監,雖然他在影展籌備中途已受不了辭職走人,但托他的福,去年影展確實有不少重量級、藝術質素很高的電影,而今年影展雖也請了國際級的總監以及專業的選片團隊,但卻以一部純娛樂片《柏靈頓2》作開幕影片,這樣的影片隨時可以在戲院看到,毫無特別之處,不少電影人認為此舉是自行「降Grade」,對影展的安排摸不著頭腦,事實上今年影展的選片整體藝術質素均下降了,難道是為了遷就主辦方不懂電影的口味?那將是本地電影觀眾的損失,那麼,花五千五百萬來是為了看隨時可以在商業院線看到的電影嗎?影展意義何在?獨特之處何在?

此外,有觀眾認為,作為本地資源最豐厚的影展,好應該把兩部本地長片作開幕和閉幕影片之一,一方面能對本地電影業界作出鼓勵,肯定他們的努力,另一方面藉此向外推動本土電影,在外地傳媒和參展團隊中增加本地電影的曝光機會,為本地電影造勢,然而,從影展的各種安排就可看到,「推動本土電影」根本不是主辦方的目的,我們都是「想多了」,政府所花的錢,並不在扶持本地電影之上。

最難頂之三:派票問題嚴重,利用觀眾充撐場面

去年最為人所詬病的派票問題,今年轉換成「兌換券」掩人耳目,但其實情況是一樣的。今年影展總門票量約15,000張,送出的兌換券卻接近10,000張,當中也包括送票到學校等,但毫無延伸教育等拓展觀眾計劃的純粹「派票」其實是最失敗的推廣手法。因為拿到免費票的人不一定是喜歡電影的,而在進場前能獲得的電影資訊又那麼少,根本沒有途徑可以讓觀眾增加了解,這樣隨隨便便地把票送出去,極可能產生反效果,讓原本就缺乏認識的觀眾更提不起興趣,因此現場仍有人在電影播放中途談話、聽電話、看手機、睡覺甚至打機等狀況。如果不是為了向公眾推動電影欣賞(完全沒有公眾教育的部份),那主辦方不停派票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利用觀眾來濫竽充數,怕場面冷清失禮外地電影人嗎?場面冷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主辦方對電影了解不足,以致宣傳不到位和沒有重點,吸引不到觀眾入場,糟蹋了好電影。

最難頂之四:票房作大,話Sold Out現場卻冷清

胡亂派票只會擾亂觀演生態,觀賞能力不但沒有提升,還會造成惡性循環,同時使想看的人沒得入場。不少觀眾投訴有些電影寫著「售罄Sold Out」,但實際入場後卻發現許多座位都是空的,白白浪費了一場好電影。像筆者曾觀看的本地「影像新勢力」其中一場紀錄片首映,有人嘗試在現場買票卻說「售罄Sold Out」,但入場發現根本連一半都沒坐滿;現場也有觀眾投訴手上拿的「兌換券」換不到電影票,因為場場都說「滿了」,真不知主辦方的票房是根據什麼數據來運作的。

donation-ad

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