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打破對年輕人的偏見與蔑視 蘇嘉豪呼籲跨世代對話和諒解

90後議員蘇嘉豪在立法會大會議程前發言時表示,年輕人已成為澳門社會最弱勢,若不梳理年輕人正醞釀著的焦慮,則足以預視社會未來幾個十年的不安。他呼籲,通過跨世代的對話和諒解,打破社會對年輕人的偏見與蔑視。

蘇嘉豪表示,近幾年目睹不少年輕人有有買不起樓而不敢成家的,有專業能力被糟蹋、被流放的,也有打轉於狹窄行業又無法向上流動的。「當我們勇於反撲社會不公,卻換來『廢青』、『憤青』、『攤大手扳』這些污名。」政府不把青年問題當成問題,加上傳統家長式的社會文化累積對年輕人的不信任。結果,社會和政府壓抑的不只是眼前的年輕人,更是牽動未來二、三十年發展的一代人。

「當安居樂業變得沉重,年輕人自然離心離德,營役儲蓄為的是旅行、移民,城市又豈能可持續發展?社會利用吃人的樓價租金、殘缺的專業制度,挖走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這裡的年輕人要不乖乖被吞食,要不無奈被趕走。當青年熱愛我城本土,渴望生於斯,長於斯,甚至死於斯,就被標籤「目光短淺」,不敢走出大灣區、一帶一路、葡語系國家云云。」

蘇嘉豪表示,政府應該放開胸襟,接納尤其是跳脫的、獨特的、批判的青年聲音,歡迎他們無時無刻的挑戰。年輕人要求不高,只求政府盡力開拓看得見、可持續的土壤和空間。他又認為,年輕人有活力、無包袱,可以講真話、搏到盡。年輕人應該身體力行爭取了長輩們的接納和信任,通過跨世代的對話和諒解,嘗試扭轉後生的弱勢處境,打破對後生的偏見與蔑視。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