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電影《骨妹》意義非凡

澳門電影《骨妹》電影海報

澳門電影《骨妹》電影海報

本土電影《骨妹》於12月12日在澳門全球首映,入選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競賽單元,女主角梁詠琪角逐最佳女主角,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她在電影中的表現卻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靠著亮眼表現的新演員余香凝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而電影本身則獲得了「澳門觀眾大獎」,證明電影本身極具感染力。導演徐欣羨(Tracy)由劇情短片《陌路》開始展現電影才華,拍攝過劇情短片《壞女孩》,亦嘗試紀錄片製作,如《櫃裡孩》及《荒蕪中栽花》,女性導演在電影圈中屬少數,而Tracy一直聚焦、關心女性議題,而女性議題的電影在市場上亦屬小眾題材,《骨妹》能獲得本土觀眾認同,在小眾題材與商業運作之間獲得良好平衡,實屬難得。

我無法劇透太多,只談談個人觀影感受,首先選角相當恰當、精準,兩位主要演員表現清新自然,再加上性格鮮明的配角們,更有加分作用;梁詠琪久休復出當然很容易成為媒體焦點、熱門話題,但她在電影中的表現亦相當亮眼、到位,與以往的演出比較,明顯成熟了也進步了,她的演技和努力值得肯定。監製丁雲山經驗豐富,曾經為杜琪峯策劃超過二十部電影;編劇歐健兒亦是杜琪峯編創團隊的重要成員,曾兩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攝影顧問鄭兆強與杜琪峯、韋家輝合作無間,拍攝過接近七十部電影,曾獲金馬獎最佳攝影,參與創造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作品,例如《暗花》、《熗火》、《文雀》、《PTU》、《三人行》等。如此有實力的團隊參與本土電影的製作,相信本土技術人員亦上了寶貴一課。但更重要的是,雖然演員和製作團隊都來自香港,但電影整體卻沒有太濃烈的「港產味」,比起《十月初五的月光》或《燈塔下的戀人》等片更能保留澳門特色和本土性,這對外地觀眾可能並沒有太大感受,但身為澳門人卻能感受其中細緻而微妙的味道,這真是難能可貴,亦讓我相當激賞。

劇中兩位女性角色的深厚情誼,純真卻具有說服力,表現自然並不突兀,劇本結構完整,分場結構與劇情推展與人物情感曲線的鋪陳都處理恰當,並沒有刻意要渲染同性戀的壓抑和悲苦或是故意童話浪漫化,有血有肉的角色描寫,加上演員自然不造作,彰顯了導演指導演員的功夫和努力。配樂的處理亦相當出色,淡淡的、細緻的融合到影片之中,與角色的感受同步,與電影總體的主題相當配合。影像的調色區分了現在與過去兩個時空,是相當細緻的處理,為過去的時光保留了溫暖的調性,為這段情誼增添了溫度。鏡頭調度在現在與過去兩個時空亦有不同的處理,許多鏡位都讓觀眾平等地對待這兩位女孩,這亦拉近了角色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另外,發生在澳門回歸當晚的事件,背後小小的、輕微的政治隱喻,亦為電影延伸了許多可以想象和議論的空間,恰到好處。

電影《骨妹》電影預告截圖

電影《骨妹》電影預告截圖

電影《骨妹》電影預告截圖

電影《骨妹》電影預告截圖

或許對於外地觀眾而言,《骨妹》只是一部很簡單的純愛電影,但對本土電影而言卻是意義非凡,電影成功糅合了來自外地的專業團隊與本土導演的創作;沒有強調「很澳門的場景」,避免了許多的刻板印象,但保留了擁有集體回憶的一些場景;亦沒有強調「同性議題」,而是較為寬廣的「女性議題」;重新表現了何謂「澳門特色」或「本土性」,澳門的特色並非只有外在的特定地點,更多的是腦子裡的回憶及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現方式。電影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建立了電影的說服力與感染力,這是電影的靈魂所在,可見Tracy的進步和努力,期待《骨妹》能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金馬獎或外國的影展中亮相,讓更多人看見澳門電影的精彩。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