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探討本澳選舉形勢 講者:教育不談選民概念 登記選民推動社會進步

img_8949

公民力量舉辦《超級公民選舉論壇》,從內外視野探討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形勢。參與論壇的澳大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表示,雖然不少學校都會鼓勵學生登記做選民,但大部分年青人不理解「選民」是一個什麼概念,亦不清楚自已的權利及義務,加上社會對立法會監督職能存在質疑,導致參與選舉的意欲減少。她亦指,現時本澳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制度並不鼓勵年青人參與選舉活動,而公民教育亦對選舉議題有所迴避。認為本澳未來的選舉制度應該要邁向較為民主的方式,才能推動更多人參與選舉活動。

澳大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則從香港的本土思潮中剖析本澳的選舉問題,指香港及美國同受新自由主義的負面影響,令到社會利益分配不均。美國資金外流、非法移民等問題,導致失業率上升及工資受壓抑等問題。而香港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年青人在市場上缺少機會,外來資入流入導致樓價、物價上漲,令年青人機會減少。雖然本澳是一個十分和諧的社會,但他指,本澳與香港面對著同樣的問題,排外、本土等意識已慢慢地抬頭,本土思潮在本澳具有潛力。

他舉例指出,數年前某間連鎖快餐店因掛上簡體字招牌,被網民痛罵,成功迫令快餐店改回繁體字招牌;政研室亦曾提出讓內地生畢業後留澳工作,市民因擔心被搶飯碗,而令政策得不到支持;政府曾提出內地與本澳的駕照互認,市民擔心內地駕駛文化不好,令本澳交通更擠塞,意外更頻繁;政府提出西灣湖夜市計劃,遭居民反對,要求政府「還一個寧靜的城市給我」。種種例子均說明本澳存在本土思潮,但未能發展成本土運動。但他指,若當局連保育、民生等溫和的訴求都不予重視,只會令本土思潮愈來愈強,從而發展成本土運動。

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表示,縱觀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都存在著投票者只佔全國人口一半的情況。英國脫歐公投中,支持脫歐及留歐的選民各佔一半;而在美國大選中,支持特朗普及希拉莉的選民亦各佔一半。她指,本澳亦出現與英美兩國類似的情況,本澳已登記成為選民的人口只佔全澳人口的一半,而2013年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僅有55%。意味著本澳人口中只有4份之1人有份投票選出立法會議員,「一場選舉中,只有4份1人決定了結果,一半人放棄權利,一些人灰心、失望、憤怒。」

而時事評論員譚志強則呼籲年青人花三分鐘時間登記做選民,指本澳年青人受著樓價、交通及外來人來澳「爭飯碗」等問題打擊,難以改變現象是因為「太乖」。認為年青人應改登記做選民,以及投票選出代議士,「可能投咗出來最終都係嗰個人做議員,但係最起碼你有努力過。投票,會對社會嘅未來帶來改進。唔好以為澳門無得變,得閒就推吓,得閒就郁吓。」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