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屍殺列車》裡,你看到什麼?

戲游花間 藝文爛鬼樓

文:小鳥、何志峰

網址:https://aamacau.com/?p=34734

時間:2016年10月18日 9:09

滿載成功商業片元素的列車(小鳥)

《屍殺列車》票房成績驚人,成為近期熱話,這部片滿載成功商業片的重要元素,雖然故事情節跟其他喪屍片、災難片都很相似,但喪屍類型商業片的致勝秘方並不一定要有很具創意的點子,重點反而是節奏要夠明快,夠緊張刺激,娛樂性豐富,這些方面《屍殺列車》都能做到。

此外,親情也是成功商業片的元素之一,《屍殺列車》有描述男主角與母親、前妻、女兒的感情,也有勇武大隻佬與其懷孕妻子,以及那兩位婆婆姊妹,妹妹隔著車廂玻璃門,眼白白看著姐姐在另一車廂捨棄生命被喪屍啃咬,此情此景著實為影片加分不少。

很多喪屍片都拍得很cult很B級片,但《屍殺列車》卻沒有那種cult味,反而多了人性善惡的描述,男主角的心路歷程隨著劇情推進也有明顯轉變,起初他是個很自私的基金經理,後來漸漸跟其他人同舟共濟,最後更為了不讓自己感染的屍毒傳給女兒而犧牲自己。面對災難或生於亂世,有人變得很醜惡,但也有人甘願捨己為人。

《屍殺列車》也提到因果關係,男主角任職的證券公司主力投資生化工廠項目,但那生化工廠卻發生嚴重事故,引致喪屍病毒擴散,社會不斷高舉發展是硬道理,最終受害的卻是整個社會,這讓我想起中國的化工廠污染問題,日本福島核災,以及那充滿嚴重安全問題、距離澳門只有65公里的台山核電廠。而當喪屍病毒已肆虐整個首爾,政府和新聞媒體卻仍在隱瞞事實,把喪屍到處襲擊說成是反政府示威暴動,最後賠上數以萬計人民性命,這也讓我想起2003年的沙士,中國政府隱瞞疫情,最終害了全世界。

片末,男主角女兒哼著原本唱給爸爸聽的兒歌,那童真歌聲感動了遠處準備下令開鎗射殺的指揮官,原來上一代鑄成的大錯,要靠下一代去自救。

《屍殺列車》電影海報

《屍殺列車》電影海報

 

如何跳脫古訓去面對逆景?(何志峰)

不是沒有看過喪屍片,美國英國喪屍電影多不勝數,亞洲也不是沒有拍過喪屍片,可是,這一套《屍殺列車》,可以稱霸亞洲票房的喪屍片,確實少見。

喪屍電影的邏輯很簡單,追著人咬的喪屍,噬一口之後,人類就會變成喪屍追咬其他人,細胞分裂的快速傳播死亡威脅,使人類驚慌,社會秩序失效沒法「正常」運作,必需要在未知的社會,重新建構新的秩序。這種套路猶如公式一樣,但韓國人拍的屍殺列車,在一般的喪屍片描寫人在混亂中生存以外,還多加了別的元素。

由於這是一宗在列車上的喪屍病毒傳染事件,在場景的地理上已經大部份收窄在列車上,生與死的偶發令電影更為緊湊,當中人類之間的猜疑顯得尤為尖銳。同心合力、眾志成城只限於少數人的不同團體之間。主角的團體在喪屍肆虐區域倖存下來,卻被一直與喪屍隔絕的倖存者發生猜疑。這個理所當然的環節,刻劃比西方的喪屍片少有,我不敢說這是賣點,但卻真的打動了我。

我們有古語云「窮則獨善其身,善則兼濟天下」在主角當基金經理時,在「達」情況下連家人都不太照顧。何況在喪屍處處之「窮」時呢?就像他對想向老人讓坐的女兒說「這種時候只要顧好自己就好了。」可是,如果主角一行人不合力抗擊喪屍,人人都是守著自己的本份。自以為「君子固窮」,老實說,大量喪屍就在外面,縱使自恃清高,想守著安於本份,也是難事。因為你不理喪屍,喪屍便來找你。

對於可以預計的絕望境地,在儒敎文化影響甚深的韓台港來說,如何跳脫古訓去面對逆境?明顯,在戲裡「獨善其身」已經等同自私,說服觀眾在真實世界危難之時愛人如己,而沒有被其他「人類」溶掉?面對著「不是人」(喪屍)和「很壞的人」(守著既有安逸而將奮力逃生的人距諸門外的乘客),若是主角,應如何自處?是否盼望和戲裡一樣,壞人一定會有報應,是唯一的選擇?

在慣於「修身」、「管好自己」的社會裏,希冀自善其身而得到苟且存活,還是在未知風險中勇敢一搏?這個問題依然很難回答。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