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基會七不思議之神秘帳簿

038 基金會怪談:資源詛咒 紙本月刊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1035

時間:2016年06月14日 12:12

意外的殺傷力往往最大。暨大1億資助事件意外投下一枚深水彈,令煑得半熟的青蛙突然發出抗議的怒吼,五一五「回水大遊行」雖有三千多人走上街頭,但遠遠未足以翻盤。維穩成功,絕不是「感恩論」湊效,也不是廚子太機警,而是那甜蜜的麻藥效力發作,早已令蛙四肢酥軟、動彈不得。江湖盛傳某團體原本承諾加入遊行動員,但臨時甩底,背後該團體每年亦收取基金會逾百萬資助。

賣乖的人有糖吃,但更可悲的是,被吃了還要賣乖。每年有1.6%的博彩毛收入源源不斷注入小金庫,隨著賭收三級跳,澳基會坐擁的財產亦水漲船高,批出的資助從回歸初期每年不到1億,到2015年狂颷至23億。之前我們曾經報道社團各種吸水大法,資助泛濫成災,在不公平、不公開的操作底下,對普通小市民而言,只是食左粒糖,跌左間廠。

2012年審計報告揭露澳基會運作不少弊端,雖然特首崔世安在立法會公開承諾會改善資助的透明度和審批標準,但至今市民依然無權知道這些價值幾百萬、幾千萬的「年度資助計劃」究竟是甚麼,黑箱作業、疏親有別的運作模式從未有根本改善。即使澳基會本身,也從未真正公開財務狀況,包括:歷年豐厚盈餘的滾存狀況、每年數以億計的外地資助去向,難怪官員會說:捐暨大只是區區一億。

基金會 社團資助 大比拼(2011年至今)

基金會 社團資助 大比拼(2011年至今)

① 神秘帳目:樹葉最好藏在森林中

澳基會每年管理著龐大的公共資源,去年批出23億資助,涉及2371個項目,其中7成用於教育開支,其中投入3間本地私立大學便高達11億。其餘的資助範圍繁雜,外界只能透過政府公報或基金會年報了解社團資助的概況,但兩種途徑都有不少盲點,令人難窺見全貌。

首先,政府公報刊登的資助清單是當年支付的金額,並非實際批出的金額。而不少大額資助都是分期撥款、跨年度批出,有的活動甚至在2年後才刊登尾數,意味政府公報刊登的資料永遠有時間差,對不上數,無法反映當年批出的十數億資助究竟花在甚麼地方、是否合理。

近年澳基會批出的大額捐款

近年澳基會批出的大額捐款

類似暨大一億事件,對外地機構的捐款除非政府主動公佈,否則要等到翌年基金會出年報才水落石出。除了08年汶川地震特區政府捐出5億援建,其他項目事前公眾毫不知情。

問題更大的可能是境外機構的資助方面,這類資助目前依法毋須刊登公報,涉及金額更大,基金會年報雖然有刊出其中一二,但仍有大量資助未有披露詳情。以2009和2010年為例,境外資助的金額分別是2.2億和1.28億,此後與其他撥款合併,無法知道實際金額。資助內地公益慈善項目一般數目分明,當然沒有問題,但有的不知是宣傳還是文化項目根本沒有標明金額(見下) ,更多是提都沒有提。

——與中央電視台、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投資攝製大型電視紀錄片《十三行》

——與中央電視台及澳門新建業集團合作拍攝大型紀錄片《在希望的田野上》

——自2003年起與珠海電視台合作製作及播出《看澳門》宣傳節目
另外,作為一個自治機構的年報,基金會在2009年後再沒有公佈歷年滾存的投資狀況。以2013年賭收3607億計算,翌年便有1.6%撥入澳基會,即是57.7億。基金會每年預留一定比例用作投資,據澳基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2014年接受《人民網》訪問時透露,當時小金庫的滾存已達到240億。

我們曾去函向基金會查詢上述資金缺口、境外資助用途等詳情,以至基金會如何改革審批和公佈方式,但至截稿前均沒有回覆。

去年澳基會狂批23億,你感受到溫暖嗎?

去年澳基會狂批23億,你感受到溫暖嗎?

② 動保團體資助相差7.7倍

澳基會審批資助睇關係、睇背景「親疏有別」已成為常態,在此不再贅述。但從一個有趣的個案可以看到基金會的資助邏輯,去年澳門愛護動物協會獲得的資助達350萬,而保護保護遺棄動物協會卻只有45萬,兩大動保團體相差7.7倍,即使前者的規模要大一些,但這差距顯然並不合比例。在此並非否定澳門愛護動物協會的貢獻和努力,相反該會是少數有在網站公開帳目和年度工作報告的受助社團。問題是如果基金會認同動物保護的工作方向,理論上兩個性質一樣的團體不應有如此大的差別待遇,試問這審批準則和邏輯在哪裡?

2015-04-04_12-38-20

③ 公開資助詳情要靠社團自覺?

即使回水大遊行有超過三千市民上街要求基金會改革資助制度,但政府依然無動於衷,澳基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事後只是將皮球踢回給社團,稱目前法律無賦予基金會公開資助申請資料的權限,但希望社團能主動提高使用資助的透明度、執行情況和效益,又指「相信社團的計劃和活動都是公開,市民可以見到。 」

這番說話理應排在七不思議之首,法律只是社會道德的最低標準,作為審批資助的部門推說沒有權公開社團獲得巨額資助的理據?只能靠社團自覺?甚至連不涉及機密的年度活動計劃書也要鎖在黑箱之中。事實上,社團活動是何等公開?近5年獲1210萬資助的澳門仁協之友聯誼會,本身是退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聯誼組織,從網絡搜尋該會除了2008年成立後有考察福建和廣州,看不到有其他公開活動。

即使有些團體有網站和定期更新,也看不到千萬資助的合理性,能看到的關鍵辭大概只有和諧、維穩和統戰。另外, 目前根據法例,只有會員才有資格向身份證明局申請證明書,除非社團網站有公開領導層成員名單或曾有新聞報道,否則受助社團由何方神聖營運、是否跟其他社團重叠,外界都不得而知。在公佈資料方面,其他政府專項基金至少有指出受資助的活動是甚麼,但澳基會卻是一箱籃子大計,密不透風。

澳基會確實支持著不少有意義的項目,但受爭議的似乎更多,只有資料公開,社會才有公論。目前澳基會有超過113名員工,規模有如一個小的局級部門,行政成本相當高。其實只要把社團申請資助的計劃書、活動總結報告直接在網上公開,讓市民查閱,已有很大警惕和監察作用。只是社團經濟和社團政治互相依存,政府斷不會將這食物鏈曝露於人前。

④ 營業額上億   商會也得百萬資助

之前我們曾報道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每年接官方不少大生意,政府一年一度的MIF (3200萬)、一年三次到內地舉辦的「活力推廣週」( 2430萬)均由該會承辦,另外與國企合辦的遊艇、公務機和國際汽車三大展,亦獲工商業發展基金高達7300萬資助,光是這幾個項目,2015年該會已拿到價值1.3億的政府外判合約及資助。(詳見另文:http://goo.gl/bCHsoH)

13230762_10207723372954874_39421047_o

另一邊廂,2011年至今,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獲澳基會638萬資助。以去年為例,「年度活動經費」獲批149萬,究竟那是甚麼活動呢?根據官網資料,去年該會曾辦一個「穗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學習班」,30位學員全來自廣東,主辦單位是廣州市政府,那應不關澳門事吧?年底該會首辦「2015澳門會展嘉許獎」,同日並舉行「構建亞太會展之都論壇」邀請5位專家演講。再來一個「長沙高鐵考察團」,即是在活力推廣週舉行期間,招待該會領導層成員到長沙觀光聯誼及與業界交流,活力推廣週由政府出資813萬,該會正正是承辦單位。

從僅有的公開資料,外界能看到的「年度活動」主要有這兩項,我們無法得知澳基會資助實質佔了總開支多少。149萬在小金庫資助清單中,或許算不上一個大數,但關鍵是每年營業額數以億計的單位,辦聯誼活動或專業講座竟沒有自掏腰包的能力?至於重頭戲「會展嘉許獎」頒獎禮,對表現出色的業界確有激勵作用,政府支持也很正常。但再來看女企業家商會辦的「第九屆澳門特色光榮榜——麵舖評選」,合共才得22.5萬政府資助 ( 工商基金11.9萬,旅遊基金6萬,澳基會5萬) 。

另外,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前年獲得450萬資助,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去年拿到265萬 (澳基會225萬,工商基會40萬) ,從網上能查找到的資料中,都無法全面評估高達7位數資助的效益和合理性。

 

⑤ 同鄉懇親大會最高得600萬

講完展覽,也得關注一下大型會議。如果說那些專業領域的論壇、學術類或公益性質的國際會議,政府俾出百萬資助,可能較容易理解。但一些同鄉會或宗親會的「懇親大會」 也在受助之列,而且近年資助金額越來越瘋狂,單項資助由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又是何道理?例如:「世界晉江同鄉懇親大會」及「第七屆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分別獲得高達600萬資助,後者的主辦單位澳門潮洲同鄉會,在2012亦曾舉辦第七屆國際潮青聯誼會年會、2015年天下潮商經濟年會,這三項活動共得澳基會至少1400多萬資助。

澳門政府每年都有牽頭舉辦「世界華商高峰會」,去年預算達2200萬。如果基金會認為有價值支持潮商在澳門辦年會,那是否意味其他省籍的華商都可以?閩商、粵商、滬商、客屬商會輪流辦,資助理由是「團結海外華人、提升澳門國際知名度、創造投資合作商機、吸引高消費客群」? 同理亦可證各種懇親活動的資助合理性。

如同展覽行業的大量補貼,不少大型會議獲澳基會資助主辦經費,如果會期夠2.5天,人數達到當局一定要求,便有資格再申請貿促局「會展激勵計劃」的各項資助。去年澳門的會議項目有831項,在發展勢頭和數量上,會議確比展覽業強,但究竟當中有多少是「官方出資、民間申辦」,有多少是純商業運作?在統計數據上未有反映。

澳門晉江同鄉會      600萬         世界晉江同鄉懇親大會、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系列活動 (2015)
澳門潮州同鄉會      600萬         與20社團合辦「第七屆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暨第一屆世界廣東華人華僑青年大會」                                                              (2013, 第2、3期資助)
                                   500萬          第七屆國際潮青聯誼會年會 (2012)
                                   342萬          第三屆天下潮商經濟年會暨傑出潮商頒獎盛典(2015, 第一期資助)
何族崇義堂               100萬          第十三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 (2008)
澳門譚氏宗親會        66萬            第五屆世界譚氏懇親大會  (2013)  

12512237_998528193528274_9172853494376407004_n

圖片來源:工聯驛站官網

⑥ 豪華私人俱樂部

話說回頭,像街總、工聯、婦聯這些傳統大社團,家業大、分會多、服務廣、要養的工作人員更多,每年獲4、5千萬澳基會資助,不令人意外。但幾個青年團體的開支實在高得嚇人,近幾年學聯平均每年獲供養超過1100萬,新青協及青聯接近700至800萬 (還未算從其他對口部門獲得的資助),說到底一些學生餘暇活動、青年培訓課程、交流活動,竟可花費到這地步,令人側目。只要高舉著愛國愛澳旗幟便獲得豐厚資源,活動排場越來越大,交流團的檔次越來越高,自小已學會大口大口吃著政治飯,在這環境下薰陶長大,難怪澳門的社團文化薪火相傳,一代新人勝舊人。為了「成功爭取」,甚至連寒暑假的1蚊學生車資補貼都要政府「回水」。

青年社團的升級轉型,不得不提近年越開越多的豪華青年中心,已非昔日簡陋的課室開下興趣班咁簡單,例如:工聯的驛站( 2011年擴建獲批2300萬)、新青協的新部落格II、 學聯的薈青中心、青聯的聯樂部等,設備一應俱全,每年營運費至少上百萬公帑,但在室內公共空間奇缺的澳門,這些設施僅限會員專享,儼如私人俱樂部,例如:K房、Band房、桌球室、電腦遊戲室,有的甚至有健身房、教學廚房、舞蹈室等一應俱全。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前工聯議員李從正創辦、澳門志願者總會屬下的「公民素質研究中心」,租用澳門日報大樓全層,設備豪華程度簡直將青年社團會員俱樂部的格局提升了一個層次,志願者總會近5年亦獲得澳基會2765萬資助。

13000350_1184930211530865_7135953699955233751_n

圖片來源:新青協 新部落II 臉書專頁

10952094_934593449897877_215795433323047420_n

圖片來源:新青協 新部落II 臉書專頁

12990929_1184930201530866_9198217430850210183_n

⑦ 年派1300萬福包

澳基會每年春秋兩季(新年和中秋)都會批出大量福包資助給澳門多個社福團體。這些福包的金額其實一點不少。在2015年,春秋兩季的福包一共批出了1350多萬,有20多個社團申請。每個社團所得數目差距可以很大,最低數萬,最高達130多萬。

你可能會說,這是善事,為有需要人士而設,派也應該。但問題是,在現時已有的各種福利政策之下,為何還要讓不同社團來向居民派發福包?如果這是為了要讓非政府機構可以直接發放福利,讓市民不需經過太繁複的手續便可得到幫助,但澳基會又如何監督民間機構的資源運用和服務成果?回到福包本身,福包這種形式真的有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市民嗎?福包的內容是什麼?還是只是滿足一些市民的,一些社團的服務對象並不像特殊機構般清晰時,那麼福包的派發對象又是些什麼人?

你可能會說小小禮物不用太認真,過年過節大家開心不是很好嗎?在經濟困難的時候,派發福包給低收入戶的確很有鼓舞作用,但到了物資豐裕甚至過剩的今天,雖然不排除社會上仍有非常需要的人士和家庭,但這種大手筆的派福包方式是否需要檢討?不要讓它變質,成為社團政黨籠絡人心的手段?除了每年活動資助所得,春秋兩季的福包,不排除已變成部分社團的額外恆常收入。不可思議的福包,是澳基會獨有產物。

 

‪#‎澳門小金庫‬
食左粒糖跌左間廠 3分鐘看懂「社團經濟」
http://goo.gl/qhu4y1

澳基會怪談之藝文七不思議
http://goo.gl/uDVHg5

資源詛咒:澳門的政治宿命
http://goo.gl/47LT9r

【改革!回水!】
花2分鐘填寫問卷,齊心守護公帑 >> https://goo.gl/s4iUVJ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